[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砌块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5129.X | 申请日: | 2007-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71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田先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先春 |
主分类号: | B28B3/02 | 分类号: | B28B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23800江苏省宿迁市宿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混凝土砌块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混凝土砌块结构主要包括主机、送板、滚台、面料机构及液压系统几部份,其中模箱的提升一般是利用油缸带动提升机构来实现,料斗门的开启与闭合也利用油缸来进行控制,送板伸入到主机内部,在送料系统的下方,这样容易造成卡板,而且难以检修及清理困难,并且在打地砖的时侯面料机构都会很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液压控制,实现自动布料、自动送板的混凝土砌块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混凝土砌块机,包括主机1、送板2、滚台3、面料机构4和液压系统5,其特征是所述主机1上振动平台的托板进出方向设在主机1的侧面,面料机构4安装在主机1的前方,主机1包括有由机架6、同步机构7、压头连接机构8、模箱提升机构9、料斗10、布料破拱机构11和振动机构14,模箱提升机构9由两个油缸19与两个模箱滑套20组成,它们分别位于机架6的两侧,两个油缸19均为一端与机架6连接,另一端与模箱滑套20相连,同步机构7亦连接到模箱滑套20上,压头连接机构8下方连接压头12,压头12的下方设有模箱13,模箱13与模箱提升机构9连接,模箱13的下方为振动机构14,料斗10的下方为布料破拱机构11。
所述的布料破拱机构11内装有破拱轴36,破拱轴36上设有扒料爪37,破拱轴36的两头伸出到布料箱体34外面,其一端与轴承连接,另一端与短连杆29连接,短连杆29连接长连杆31一端,长连杆31的另一端连接转盘23,转盘23连接减速机33。
所述的机架6由前架16和后架18组成,料斗10安装在后架18的上部,所述的料斗10由料斗体22及料斗门23组成,料斗体22上焊有轴承座25,料斗门23利用销轴与轴承座25连接,料斗门23的两端焊有滚轮24,布料破拱机构11上焊有滚道26,滚轮24装配在滚道26中,布料破拱机构11前后运行,通过滚道26带动滚轮24实现料斗门23的自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实行全液压控制,实现自动布料,自动送板;利用滚道及料斗门上的滚轮来完成料斗门的开启与闭合,使下料方便、节约成本;将主机的送板及滚台出砖方向改在主机的侧面,为地砖生产量身定造,实现面料自动添加,使面料机构结构十分简单,并且维护清理十分方便;布料系统采用强制破拱装置,布料快速均匀,提高制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模箱提升机构及同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料斗及布料破拱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布料破拱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1-7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由主机1、送板2、滚台3、面料机构4、液压系统5几部份组成。主机1由机架6、同步机构7、压头连接机构8、模箱提升机构9、料斗10、布料破拱机构11、振动机构15等部件组成。机架6由前架16及后架18用螺栓组装而成,利用螺杆17来调节打砖时后架的高度。
模箱提升机构9由两个油缸19及两个模箱滑套20组成,两个油缸19的一端安装在机架6上,另一端分架与模箱滑套20连接,同步机构7也与模箱滑套20连接,实现强制同步,两个模箱滑套20分别与四根导柱21组装(如图3、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料斗10安装在所述后架18的上部,它由料斗体22及料斗门23组成,轴承座25焊接在料斗体22上,料斗门23利用销轴与轴承座25连接,料斗门23的两端焊有滚轮24,布料破拱机构11上焊有滚道26,滚轮24装配在滚道26中,工作时滚轮24在滚道26中行走,来实现料斗门23的开启与闭合(如图5所示)。
布料破拱机构11内装有三个破拱轴36,破拱轴36上均布交错分布着扒料爪37,破拱轴36的两头伸出布料箱体34外,一端与轴承组装,另一端分别与三个短连杆29装配,减速机33带动转盘32转动,再通过同步连杆30、长连杆31带动短连杆29及破拱轴36作直线往复运动,布料破拱机构11的布料箱体34上下开口,送料时布料破拱机构11上的导向轮35沿送料底板27上的导轨28运行到模箱13的上方,使布料箱体34与模箱13上下位置相吻合(如图1、图5、图6、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先春,未经田先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51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视角无盲区汽车电子后视镜
- 下一篇:多功能软组织钼靶软X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