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压膨化机的冷却油循环系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5171.1 | 申请日: | 200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12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阳;傅大军;张红城;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P1/14 | 分类号: | A23P1/14;A23L1/164;A23L1/18;A23L1/21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素卿 |
地址: | 210014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膨化 冷却 循环系统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压膨化机的冷却油循环系统装置,特别涉及挤压膨化主机的机筒冷却降温系统装置,属于食品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从世界饮食发展潮流来看,挤压膨化技术有着许多食品加工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膨化产品色、香、味和营养俱佳,在人们日常食品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美国、日本及西欧一些国家的食品市场中,挤压食品或挤压半成品随处可见,通过挤压膨化可以制作适合不同人群消费的休闲食品和营养强化食品。
在膨化食品加工过程中,挤压瞬间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冷却循环系统调整膨化温度,挤压膨化温度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膨化产品的质量。挤压膨化机的冷却循环系统通常采用油循环或水循环,采用水循环冷却降温效果比油循环好,便于控制挤压膨化的温度,但是由于水的沸点为100℃,而挤压膨化温度接近200℃,水循环冷却容易产生水蒸气,发生爆沸现象。采用油循环冷却比较平稳,不会出现爆沸现象,但是由于循环冷却挤压膨化主机过程中油温上升较快,致使循环油箱油温偏高,随着挤压膨化时间的延长,循环油的冷却降温效果明显下降,挤压膨化温度难以控制,直接影响到挤压膨化产品的质量。如何合理设计冷却循环系统,很好地解决挤压膨化温控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探讨的课题。
三、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挤压膨化温控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挤压膨化机的冷却油循环系统装置,特别涉及挤压膨化主机的机筒冷却降温系统装置,它是通过改进市场上原有挤压膨化冷却系统而成的新型装置,能够稳定控制挤压膨化温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挤压膨化机的冷却油循环系统装置,由油循环和冷水循环两大系统构成,油循环系统由设置在挤压膨化主机上的循环油套、出油管、进油管、循环油箱、油泵构成,油泵的进口装在循环油箱的底部,油泵的出油口与进油管的一端连接,进油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油套的进口相连,循环油套的出口与出油管的一端相连接,出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循环油箱的上部;
冷水循环系统由压缩机、进水管、出水管、冷却装置、水泵构成,水泵的进口装在冷水机组的底部,水泵的出口与进水管的一端相连,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冷却装置的一端相连,冷却装置的另一端与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到冷水机组的上部;
通过冷却装置和循环油箱将油循环与冷水循环两个系统连接起来。冷却装置为螺旋冷水管或层状冷却板,安装在循环油箱内部的油面线以下;冷却装置也可为冷却夹套,安装在循环油箱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循环油箱中设置了冷却装置,通过冷水循环系统极大地降低了循环油温度,提高了循环油对挤压膨化主机温度的控制。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在单螺杆、双螺杆挤压膨化机等膨化设备上,实现对挤压膨化温度的有效控制,提高挤压膨化产品的品质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循环油套2、回油管路3、循环油箱4、进油管路5、油泵
6、冷水管7、冷水机组8、水泵9、冷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图1中,该挤压膨化机的冷却油循环系统装置由油循环和冷水循环两大系统构成,油循环系统由设置在挤压膨化主机上的循环油套1、出油管2、进油管4、循环油箱3、油泵5构成。油泵的进口装在循环油箱的底部,油泵的出油口与进油管的一端连接,进油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油套的进口相连,循环油套的出口与出油管的一端相连接,出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循环油箱的上部。冷水循环系统由冷水机组7、进水管6、出水管6、螺旋冷水管9、水泵8构成。水泵的进口装在冷水机组的底部,水泵的出口与进水管的一端相连,进水管的另一端与螺旋冷水管的一端相连,螺旋冷水管的另一端与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到冷水机组的上部。螺旋冷水管装在循环油箱内部的油面线以下,通过螺旋冷水管9和循环油箱3将油循环与冷水循环两个系统连接起来。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51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消防应急激光导向器
- 下一篇:电动车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