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塔吊工法专用拔杆吊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45269.7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59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华兵;朱涛;戴苏敏;王觅;刘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28 | 分类号: | B66C2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2500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吊 专用 拔杆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吊装置,尤其是一种起吊拔杆,属于起重吊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兴起,施工过程中的垂直运输面临挑战。由于普通附着式塔式起重机安装高度有限,实施内爬塔式起重机成为超高层施工单位的首选。为此,本专利申请人创新出内爬塔式起重机的超高层屋面解体施工方法——简称塔吊工法。本工法经工程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其特点是将内爬塔式起重机整体下降直至起重臂和平衡臂完全搁置到屋面上,然后再进行塔机的解体和零部件的吊运工序。与传统的用塔式起重机拆除内爬塔式起重机、用直升机拆除内爬塔式起重机等方法相比具有施工方便、工艺简单、造价低、便于操作、安全可靠等优点。
然而,该工法的实施必须借助专用辅助起吊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塔吊工法专用拔杆吊,从而为内爬塔式起重机超高层屋面解体施工方法的实施奠定基础。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塔吊工法专用拔杆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固定支撑垂直塔身立柱的下端,同时支撑倾斜吊臂的下端,所述底座的一侧与平衡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塔身立柱的上端通过平衡臂拉杆与平衡臂的另一端连接,同时通过吊臂拉杆与所述吊臂的上端连接,所述吊臂的上端通过滑轮装有可升降吊钩。
这种专用拔杆吊结构简单,现场安装方便,十分适合作为内爬塔式起重机解体部件吊运的过渡起吊装置,从而切实保证内爬塔式起重机超高层屋面解体施工方法的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塔吊工法专用拔杆吊如图1所示,底座2上方固定支撑垂直塔身立柱3的下端,同时支撑倾斜吊臂4的下端。底座2的后侧与平衡臂1的一端固定连接。塔身立柱3的上端通过平衡臂拉杆6与平衡臂1的另一端连接,同时通过吊臂拉杆5与吊臂4的上端连接,该吊臂的上端通过滑轮安装钢丝绳8牵拉的可升降吊钩7。
塔身立柱3由钢管制成,平衡臂2由工字钢制成,吊臂4为桁架结构。塔身立柱、吊臂、平衡臂和拉杆均采用分段组装结构。
使用时,将平衡臂与楼面框架梁通高强度螺栓连接固定,安装好拔杆吊。之后便可以实施内爬塔式起重机的超高层屋面解体施工方法:将塔机整体下降到起重臂和平衡臂搁置于建筑屋面上,然后在屋面进行解体;在零部件的水平移动方面采用在屋面事先设计的路线上铺设钢管做导轨,用辅助卷扬机进行牵引移动;在零部件的垂直运输方面则采用拔杆吊进行吊运。待塔机部件运回地面后,再将辅助设备解体用运回,从而完成整个塔机拆卸任务。
总之,本实施例的专用拔杆吊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与拆卸均十分方便,作为内爬塔式起重机解体部件吊运的过渡起吊装置后,可以使内爬塔式起重机超高层屋面解体施工方法的得到切实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52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雨刮器的汽车外用后视镜
- 下一篇:卷送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