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原子锁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6073.X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00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任万如;王峻;颜少平;陈如山;金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万如;王峻 |
主分类号: | E05B27/00 | 分类号: | E05B27/00;E05B71/00;B62H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鸥 |
地址: | 225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原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原子锁芯,特别是与自行车、电动车车刹相结合的防盗车刹锁用原子锁芯。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原子锁芯的防盗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较好,同时还具备芯棒可上下伸缩的优点,已被较多的锁型配用,例如电动车、摩托车的U型锁大都分就用的原子锁芯。这种原子锁芯在锁车时采用压下即可,而不用钥匙,因此在开车锁时才使用钥匙,但在使用钥匙转动原子锁芯打开车锁后,不能立即拔出钥匙,而只能将钥匙再转回原位才能拔下钥匙,不方便且费时间,使其不能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与车闸直接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原子锁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原子锁芯,壳体内设置锁芯棒,锁芯棒下端连接连接柱,锁舌弹簧压在锁舌上,锁舌弹簧及锁舌设置在连接柱内,壳体外周设置一穿透斜槽,与锁芯棒连接的定位销伸出在斜槽内,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在壳体内壁上分别设置二道竖向凹槽,与锁芯棒外周设置的竖向限位弹子排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是改变了原子锁芯的技术结构,可以利用锁芯的转动和伸缩实施车锁的开启和关闭,同时无论在打开车锁或关闭车锁后即可拔出钥匙,无须再转回原位,给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效果和功能,彻底避免了车锁自锁的可能性,增强了原子锁的适配性,尤其是和各种车闸锁的配套使用,提高车锁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壳体内壁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锁芯棒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
在壳体1外周上横向开有一道穿透斜槽2,穿透斜槽2倾斜,上、下高度差达到6毫米以上;在壳体1内壁的两侧上分别开有一道竖向凹槽3,两道竖向凹槽3的转动角度在90~270度内,本例中取两道竖向凹槽3为对面设置,即相差转动角度180度;在壳体1内设有锁芯棒5,在锁芯棒5外周上设置竖向的限位弹子排6,而限位弹子排6对应壳体1内壁的两道竖向凹槽3,限位弹子排6的弹子是可压缩的,受到压力向内缩,压力消失则又向外弹出;锁芯棒5上连接定位销7,定位销7上端伸出在壳体1上的穿透斜槽2内;锁芯棒5下端连接伸缩锁定装置,伸缩锁定装置包括连接柱8、锁舌10和锁舌压簧9,锁芯棒5下端连接连接柱8,而锁舌弹簧9压在锁舌10上,锁舌10、锁舌弹簧9则安装在连接柱8内。
在使用过程中:
当需要锁车时,将钥匙插入锁芯棒5上的钥匙孔4中并达到位置后,转动钥匙,即带动锁芯棒5一起转动,锁芯棒5的转动又带动其上的限位弹子排6一起转动,限位弹子排6受到转动力压迫后,其上的弹子向内收缩,使得限位弹子排6滑离壳体1内壁上原来的竖向凹槽3,与锁芯棒5一起转动;同时,与锁芯棒5连接成一体并伸出在壳体1上的穿透斜槽2中的定位销7在转动过程中沿穿透斜槽2向下运动,带动锁芯棒5连同连接柱8、锁舌10和锁舌压簧9一起旋转下滑;当旋转到180度时,则锁芯棒5并连同连接柱8、锁舌10和锁舌压簧9向下伸出达6毫米(因为穿透斜槽2的高度差达6毫米),足以锁住并完全固定住车,使得此时的锁芯棒5上的限位弹子排6转到壳体1内壁对面方向上的另一竖向凹槽3的位置,即转动180度,限位弹子排6卡入该竖向凹槽3中,此时钥匙不必转回原位即可拔出,而车锁已被锁住。
当需要打开车锁时,即开锁时,将钥匙插入锁芯棒5上的钥匙孔4,反向转动钥匙180度,,即可将锁打开,然后直接拔出钥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万如;王峻,未经任万如;王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0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