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线材拉丝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6105.6 | 申请日: | 200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02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耀;陆建华;胡清林;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维达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02 | 分类号: | B21C1/02;B21C43/02;B21C9/00;B21C47/02;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1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线材 拉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金属线材拉丝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金属线材拉拔时通过润滑来尽可能减少线材的拉伤;而且在拉拔之后,还需要对金属线材进行探伤检测。在金属线材进行探伤过程中,由于金属线材在拉拔之后没有经过清洗,金属线材表面存有碎屑和油腻,使得其在经过探伤仪探伤时,经常会出现误报警现象,影响到正常生产。目前,还设有专门的集拉拔和清洗于一体的金属线材拉丝机,金属线材的拉拔和清洗通常是通过两个相互独立的拉拔机构和清洗机构来完成,金属线材在经过拉拔机构拉拔时,只能将拉拔好的金属线材先堆在一旁,等到一段线材全部拉拔结束之后;再将堆在一起的金属线材搬运至清洗机构进行清洗,这样不但增加了劳动强度,还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低劳动强度和探伤的误报警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金属线材拉丝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金属线材拉丝机,包括拉丝机架,拉丝机架上设置有拉丝模和拉丝卷筒,拉丝模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油口和回油口,进油口和回油口分别与润滑装置中的供油管和回油管相连通,在拉丝机架的后面还设置有清洗机架,清洗机架上设置有导引模,导引模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回液口,进液口和回液口分别与清洗装置中的供液管和回液管相连通;在清洗机架的后面还设置有收卷装置。
上述的收卷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由力矩电机驱动的收线盘,收线盘的入口处设置有排线器。
在上述的清洗机架上位于导引模的后面还设置有涡流探测线圈,涡流探测线圈与涡流探伤仪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主要由拉丝模和润滑装置构成的拉拔机构和主要由导引模和清洗装置构成的清冼机构通过拉丝卷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金属线材在经过拉拔之后马上进行清洗,从而省去了一道搬运工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在清洗机构将金属线材表面的碎屑和油腻去除之后,才对金属线材进行探伤,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误报警率,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丝机架,2、拉丝模,3、润滑装置,31、供油管,32、回油管,4、拉丝卷筒,5、导引模,6、清洗装置,61、供液管,62、回液管,7、涡流探伤仪主机,8、显示器,9、报警器,10、涡流探测线圈,11、清洗机架,12、金属线材,13、排线器,14、收线盘,15、收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线材拉丝机,包括:拉丝机架1,拉丝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拉丝模2、拉丝卷筒4,拉丝模2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油口和回油口,进油口和回油口分别与润滑装置3中的供油管31和回油管32相连通,在拉丝机架1的后面还设置有清洗机架11,清洗机架11上设置有导引模5,导引模5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回液口,进液口和回液口分别与清洗装置6中的供液管61和回液管62相连通,在清洗机架11的后面还设置有收卷装置15,其具体结构包括:由力矩电机驱动的收线盘14,收线盘14的入口处设置有排线器13,这里采用的排线器13为光杆排线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润滑装置3中的润滑剂中含有光亮拉丝乳化液,所述的清洗装置6中的清洗剂中含有防氧化剂;在所述的清洗机架11的后面还设置有涡流探测线圈10,涡流探测线圈10与主要由涡流探伤仪主机7、显示器8和报警器9构成的涡流探伤仪相连接。实用应用时,拉丝卷筒4的运转以及力矩电机的运转均由一套电气控制器所控制,当涡流探伤仪探测到金属线材的损伤后,通过报警器9发出警报,同时给电气控制器发送信号,电气控制器随即停止拉丝卷筒4和力矩电机的运转。
本实用新型将主要由拉丝模2和润滑装置构成的拉拔机构和主要由导引模5和清洗装置构成的清冼机构通过拉丝卷筒4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金属线材12在经过拉拔之后进行清洗,从而省去了一道搬运工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在清洗机构将金属线材表面的碎屑和油腻去除之后,才对金属线材进行探伤,这样就大大降低误报警率,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维达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维达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1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