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6652.4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07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周保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1 | 分类号: | H01R13/71;H01R13/703;H01R13/6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并和另一个连接器相对接的电连接器。
【技术背景】
美国专利第5674085号揭示了一种可与一个对接连接器相对接使用的电连接器,其包括:具有舌板的绝缘本体、包覆在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以及插入在舌板上的导电端子。此外,该电连接器具有一个侦测端子,其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的本体部,由本体部延伸出的弹性臂,弹性臂末端为可与对接连接器相抵接的自由端。靠近于自由端处设有与导电端子电性接触的接触部,当电连接未与对接连接器配接时,侦测端子与导电端子相接触,当对接连接器插入至一定程度时,侦测端子与导电端子分离。通过侦测端子与导电端子的配合可以检测出对接连接器的插入状态,从而达到侦测功能。虽然该专利所揭示的电连接器具有侦测功能,但其侦测端子是通过与连接器本身的导电端子相配合来实现侦测功能的,这种侦测方式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侦测端子是与导电端子配合使用,侦测端子与导电端子的正常工作容易相互受到影响,如果其中一种端子发生变动将可能直接导致另一种端子无法正常工作,同时这种侦测方式也使得系统的侦测电路在设计上可能较为复杂;其次,侦测端子和导电端子受对接连接器长期或频繁抵压后容易分别发生向后和向下的弹性失效导致的变形,尤其是较长的侦测端子,其在对接连接器插入时发生的偏移量较大,所以产生的弹性失效导致的变形更为明显;再次,灰尘或其他外来物体进入电连接器时,可来导致侦测端子和导电端子意外电性断开,此时会错误地向计算机系统发出对接连接器已插入的侦测信号,从而干扰电连接器的正常工作。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的前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有侦测功能且工作可靠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包覆于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以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侦测端子,绝缘本体和金属壳体共同形成带有插入口的对接空间,对接空间包括绝缘体收容区及金属体收容区,绝缘本体设有基部及由基部延伸出的舌板,导电端子设有位于舌板上的接触部,侦测端子设有配合部,配合部延伸至金属体收容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工作可靠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侦测端子的结构设计较为简单,便于电连接器的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和一个对接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组合图;
图6为图5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其中导电端子和侦测端子组装在绝缘本体上;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可组装于一个电路板(未图示)上,用来和一个对接连接器7相配合,其包括绝缘本体2、收容于绝缘本体2内的导电端子3及包覆于绝缘本体2外的金属壳体4,绝缘本体2与金属壳体4共同形成收容对接连接器7的对接空间5,对接空间5设有供对接连接器7插入的插入口50。绝缘本体2上固持有一个延伸到舌板上的侦测端子6。
请参阅图4至图6,绝缘本体2是由塑胶或其它绝缘材料一体成型,其包括基部20及由及基部20向前延伸的舌板21。舌板21具有由基部20延伸出的四个面,即上表面22、下表面23及上下表面两侧的两个侧面24。舌板21下表面23设有四根平行排列且向后贯穿基部20的端子收容槽25,端子收容槽25与导电端子3一一对应。舌板的上表面22另开设有一个开槽26供侦测端子6插入,开槽26向后贯穿基部20。端子收容槽25和开槽26分别位与舌板21的不同上下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6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压缩性心脏支架瓣膜
- 下一篇:一种保温硫酸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