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管尾座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6778.1 | 申请日: | 200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7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嵇道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嵇道新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4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005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热水器 真空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具体涉及太阳能热水器的尾座以及尾座与真空管、尾座与支撑件的连接。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因其热效率高、体积小深受消费者欢迎,成为太阳能热水器的主打产品,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但其真空管的尾座结构,以及尾座与真空管、尾座与支撑件的连接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太阳能热水器大多都架设于屋顶,受风力影响较大,而真空管与尾座,以及尾座与支撑件的连接采用的是刚性间隙连接,长期的日晒雨淋易造成尾座变形,加之风力作用更容易造成连接之间的松动,导致连接件之间发生磨擦、撞击,不仅易损坏真空管、尤其是真空管下端的尾尖,而且由于真空管的晃动易造成真空管与储水箱连接处松动漏水,同时,因连接件之间的撞击产生的噪音影响居住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尾座,以及尾座与真空管、尾座与支撑件的连接方式,连接件之间不会发生磨擦、撞击,在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或运行过程中,真空管的尾尖也不会受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管尾座,包括真空管、设置于真空管下端的尾座、与尾座连接的支撑件,所述尾座的内腔与真空管的下端相吻合,尾座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支撑件的连接面设置有与连接柱相匹配的连接孔,连接柱插入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柱设置于尾座的底部中心位置,与连接柱相对的尾座内腔设置有与真空管下端的尾尖相适配的凹槽。
在尾座的内腔与真空管的下端相吻合的表面之间、以及在尾座的连接柱与支撑件的连接孔连接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真空管的尾座底部设置有连接柱,尾座腔底部设计有与真空管下端头尾尖匹配的凹槽,尾座腔与真空管下端匹配,当尾座与真空管、以及与支撑件装配时,在尾座与真空管表面之间,以及尾座的连接柱与支撑件连接孔表面之间设置有柔性垫圈。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刚性连接改进为柔性紧密连接,具有连接紧密、可靠,即使遇到较大的风力,真空管与尾座、以及尾座与支撑件之间不会发生松动、撞击,既不会损坏真空管,也不会造成真空管与储水箱连接处漏水,同时,本实用新型不会因连接松动、相互撞击发出噪音污染居住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状态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真空管1、设置于真空管下端的尾座2、与尾座连接的支撑件3。
仍如图1所示,尾座2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柱21,与连接柱21相对的尾座内腔设置有与真空管1下端的尾尖相适配的凹槽22,尾座2的内腔与真空管1的下端相吻合,在相吻合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的侧面投影上部呈矩形,下部呈梯形(未提供图示)。
仍如图1所示,支撑件3的连接面设置有与连接柱21相匹配的连接孔,连接柱21插入所述连接孔、并从连接孔中伸出,在两者的连接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嵇道新,未经嵇道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7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目标识别功能的推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生物识别方法及其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