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混烧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47023.3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35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乔昌军;陈富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集团江苏石油勘探局 |
主分类号: | F23D17/00 | 分类号: | F23D17/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油井伴生气和原油为燃料混合燃烧为油田生产供热的自动混烧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部分井站的油井伴生气产量不稳定或者不能充分满足生产供热需要,如果仅采用油井伴生气作为燃料供热,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若仅采用自产原油作为燃料,由于原油价格高,供热成本相应升高,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油井伴生天然气不会被利用,造成资源浪费。这样既不符合环保规定,又有悖于节能降耗的政策。现有技术的原油燃烧器包括油箱、燃油泵、燃油加热器、油路电磁阀、燃烧头、回油压力调节阀、点火变压器、风门挡板、风机、伺服电机、燃烧器控制系统和光敏电眼,所述燃油泵的进油口接油箱,燃油泵的出油口接燃油加热器的进油口,燃油加热器的出油口接油路电磁阀的进油阀口,油路电磁阀的出油阀口接燃烧头,回油压力调节阀的进油阀口接油路电磁阀的进油阀口,回油压力调节阀的出油阀口接油箱,燃油泵的另一出油阀口接在回油压力调节阀的出油阀口和油箱之间的管路上,在所述燃烧头中布置点火电极,点火变压器与上述点火电极导线连接;风门挡板布置在风机进风口的下方,所述风机出风口与燃烧头空气通道相连;光敏电眼布置在燃烧头前端的下方,用于检测火焰;燃烧器控制系统可控制燃油泵、燃油加热器、油路电磁阀、点火变压器、风机和伺服电机相互配合工作;伺服电机可控制回油压力调节阀和风门挡板协调动作。在所述燃烧头中布置一喷油枪,喷油枪的进油口接油路电磁阀的出油阀口,喷油枪的出油口接喷油嘴。上述原油燃烧器仅适合于烧油,不能实现燃油和燃气混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燃气和燃油混烧、节能、环保的自动混烧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燃烧头、燃烧器控制系统和伺服电机,所述燃烧头中布置喷油枪,燃烧头中还设置燃气通道,本混烧燃烧器另包括气路电磁阀和燃气量调节阀,气路电磁阀的出气阀口接燃气量调节阀的进气阀口,燃气量调节阀的出气阀口接燃烧头的燃气通道;燃烧器控制系统可控制气路电磁阀的开关,伺服电机可控制燃气量调节阀确定供气量的多少。
本实用新型的气路电磁阀和燃气量调节阀组成气路系统,与现有技术燃烧器的油路系统配合、在燃烧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实现油气混烧,由此可充分利用油井伴生气,节约一部分燃油的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燃烧头包括壳体,在壳体中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套在第二套管外且两套管的末端相互连接形成一封闭端;在所述第一套管的管壁与第二套管的管壁之间形成一燃气通道;第一套管的管壁与壳体之间形成一空气通道;第一套管的管壁上设置一燃气口,所述燃气口与燃气通道相互连通,燃气口接燃气量调节阀的出气阀口;喷油枪沿水平方向布置在第二套管的内腔中。
上述燃烧头结构设计简单、实用。由风机强制提供的空气可通过空气通道以及第二套管管腔流通,上述高速旋转流动的空气能够与燃气通道中的燃气充分混合,有助于燃气高效燃烧。而且,这种燃烧头结构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燃气流出后要经过较长距离才能实现与空气的充分混合燃烧,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空气与燃气充分混合燃烧的目的,将燃烧头的燃烧室要做的很长的缺陷。同时,减少了现有技术燃烧头中的长火炬中心高温区域容易形成的不符合环保指标氮氧化物。进一步而言,本实用新型燃烧头中的燃气通道布置在边缘,燃油喷嘴布置在中心位置,从而达到结构紧凑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改进,在第二套管前端的管腔内布置一配风盘,配风盘呈圆环形状,在所述配风盘的盘面上设置多个缝状出风孔,配风盘的外边缘与第二套管的管腔内侧壁相互配合连接。
配风盘可令从第二套管管腔流出的空气压力增大,进一步使空气与燃气充分混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改进,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前端面位置布置一稳焰盘,稳焰盘呈圆环形状,稳焰盘的盘面上设置多个通孔,沿稳焰盘的内边缘上均匀地设置多个凸齿,每两个相邻凸齿之间形成条幅状细孔,稳焰盘的外边缘与壳体的内侧壁相互配合连接。
燃气从上述条幅状细孔流出,空气从稳焰盘盘面上的多个通孔流出。通过条幅状细孔缩小燃气的通流面积,提高燃气喷射流速。由于混烧启动过程中切入燃油时炉膛背压瞬时升高对燃气火焰有冲击,故该设计有效避免运行过程中的熄火,提高了稳定性;而且,增加稳焰盘后,本实用新型也可适用产气量小、流速小的井站,从而使节能的适应范围拓宽了。进一步而言,天然气和助燃空气分多股混合,有效缩短火炬长度,降低了由于长火炬产生的火焰中心高温引发氮氧化物超标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集团江苏石油勘探局,未经中国石化集团江苏石油勘探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7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桶
- 下一篇:高效节能油气两用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