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纸卷全自动包装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7708.8 | 申请日: | 200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6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梁灿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灿均 |
主分类号: | B65B25/14 | 分类号: | B65B25/14;B65B61/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卷 全自动 装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卷全自动包装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01234831.7中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纸卷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放纸系统、送纸系统,切纸施胶系统,卷纸系统,热压合系统,控制系统和液压气动系统;送纸系统设置在机架上,与设在机架旁的放纸系统相对应;切纸施胶系统与送纸系统相接,其托纸板末端与热压合系统相接;卷纸系统固定在机架顶面,其卷纸臂可上、下转动并通过托架上导轨作滑移;热压合系统上热压盘可沿机架滑移。上述各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带动各机构动作,完成包装过程。这种结构的全自动纸卷包装机造价极其昂贵,零部件繁多,实际使用时,其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多,操作及维护都相当困难,且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制作成本低、操作灵活、生产效率高的纸卷全自动包装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纸卷全自动包装机,包括纸卷进料机构、纸卷出料机构和薄膜切断输送机构,其结构特征是全自动包装机设置有滚筒成型机构,纸卷进料机构和纸卷出料机构分别与滚筒成型机构相接,薄膜切断输送机构设置在滚筒成型机构的上方或侧上方。
上述的滚筒成型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滚筒,滚筒的圆周上设置有一个及以上的纸卷存放凹槽,滚筒侧面设置有主推料器,主推料器设置在纸卷进料机构尾部,滚筒位于纸卷存放凹槽所在位置设置有副推料器,副推料器设置在纸卷出料机构端部。
上述的滚筒与分度器相接,分度器与电机通过齿轮传动副相接。该分度器用于决定滚筒转动一次需要停留多少次,从而在滚筒上设置相应的纸卷存放凹槽。
本实用新型中的纸卷存放凹槽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和滚筒的大小,决定凹槽凹槽的合理数目,具有较大的灵活形。
上述的主推料器为通过支架设置在全自动包装机上的汽缸或电磁阀,其活塞杆或阀杆正对纸卷存放凹槽;副推料器为设置在滚筒内部的汽缸或电磁阀,其活塞杆或阀杆出口设置在纸卷存放凹槽内;为了更好的推动纸卷,于主推料器和副推料器的活塞杆或阀杆端部设置有推爪。
为了让薄膜更好的与纸卷贴合,于上述的滚筒成型机构中还设置有喷嘴和可升降的热合头,喷嘴出口设置在滚筒侧面,可将薄膜吹动直至覆盖在纸卷上,确保其贴合紧密;于热合头前侧方、滚筒的下方设置的推薄膜器可进一步将纸卷外的薄膜叠合在一起;设置在滚筒下方的热合头可将叠合在一起的薄膜热塑在纸卷的弯曲面上。
为了防止薄膜掉入纸卷存放凹槽和夹紧放入凹槽内的纸卷,于纸卷存放凹槽进口处设置有成对设置的弹性护片,该护片可在纸卷被压入时,随纸卷一起进入存放凹槽内,随纸卷被推出存放凹槽而弹出,再次进入等待状态。并且,该弹性护片具有夹持和辅助弹出纸卷的功能。由于纸卷存放凹槽呈弧形,其进口两端的距离小于纸卷的直径,故即使在滚筒滚动过程中,进入存放凹槽内的纸卷也不会掉出。
上述的纸卷进料机构包括纸卷输送导槽,导槽底部设置有进料输送带;纸卷出料机构包括前后两段,前段包括设置在输送导槽底部的前出料输送带和设置在导槽左右两侧的左、右挤压侧板,该左、右挤压侧板可将纸卷两平面端的薄膜挤压在纸卷端面,然后通过设置在纸卷出料机构前段后部的左、右挤压头将剩余的薄膜压入纸卷的纸芯孔内。当纸卷进入纸卷出料机构后段时,纸卷两端重叠的薄膜经热合压板热塑后,牢固的相互结合在一起,紧包在纸卷外面。
本实用新型零部件少、整机的体积小、操作灵活、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中,1为纸卷进料机构,1.1为进料输送带,2为滚筒成型机构,2.1为滚筒,2.1.1为纸卷存放凹槽,2.1.2为弹性片,2.2为主推料器,2.3为分度器,2.4为推膜器,2.5为热合头,2.6为喷嘴,2.7为副推料器,2.8为支架,3为薄膜切断输送机构,3.1为薄膜切刀,3.2为薄膜,4为纸卷出料机构,4.1为前出料输送带,4.1.1为左、右挤压侧板,4.1.2为左、右挤压头,4.2为后出料输送带,4.2.1为热合压板,5为纸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灿均,未经梁灿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77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行李车
- 下一篇:副车架的套筒加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