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环保型搅拌站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7825.4 | 申请日: | 200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2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明 |
主分类号: | B28C9/00 | 分类号: | B28C9/0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环保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将水泥、粉煤灰、砂、石和水进行准确计量后配制出砂浆式混凝土、能保持无尘作业的多功能环保型搅拌站。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尚未出现可以在建筑施工现场内,将水泥、粉煤灰、砂、石和水配制成各种建筑砂浆的搅拌站,砂浆的配制全部是依靠人工筛砂、人工配料,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并且配比难以保证,往往造成材料的浪费,在一般中、小型工地的混凝土配制亦是采用人工配料,往往配比不准确,效益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将水泥、粉煤灰、砂、石和水进行准确计量后配制出砂浆式混凝土、能保持无尘作业的多功能环保型搅拌站,在配制砂浆式混凝土过程中全程通过布袋式水雾进行除尘,做到无尘作业,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环保型搅拌站,包括罐体及支撑罐体的支座,在罐体的顶部安装有提升系统,罐体内腔通过分隔板将罐体分隔成二个互不相通的贮仓,二个贮仓分别连接有水泥进料管和粉煤灰进料管,在罐体一侧设有砂和石子受料斗,罐体的底部是倾斜底,在倾斜底下部安装有砂和石子的溜槽,在溜槽的下部连接有砂和石子的可调节计量斗,计量斗的出口对应着搅拌机料盘,在罐体的下部安装有布袋除尘器。
所述提升系统包括可旋转的吊机工字梁,吊机工字梁安装在吊机座上,吊机座安装在罐顶上,吊机工字梁上安装有可行走的电动葫芦,吊机通过吊机蜗轮箱与吊机电动机动力联接。
所述工字梁上装有加强的绳索。
所述罐体顶部设有检修人孔。
所述溜槽分为筛砂溜槽和石子溜槽,筛砂溜槽为二层结构,上层为筛子。
所述可调节计量斗分为上、下二节,下节比上节大,下节套在上节上。
所述上节上设有进料口,下节端部设有出料阀,上节与下节之间设有调节螺栓。
在罐体所述水泥和粉煤灰的计量器出口处设有喷水管,喷水管通过水泵启动。
所述搅拌机是通过搅拌机电动机和搅拌机减速箱带动搅拌机搅拌臂动作。
所述支座的下部安装有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罐顶安装有小型吊机,能将石和砂子提升一定的高度,利用溜槽上的筛子进而对砂子进行筛分和计量,粉煤灰和水泥经计量后直接流进搅拌机料盘,减少了运输环节,同时水泥和粉煤灰的计量过程所产生的粉尘经布袋和水雾去除,做到完全无扬尘,保护了环境;具有布置紧凑、功能齐全、制作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优点,适用于广大的建筑工地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计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机工字梁,2-电动荫芦,3-罐体,4-砂受料斗,5-筛砂溜槽,51-筛子,6-支座,7-底板,8-搅拌机电机,9-搅拌器减速箱,10-搅拌机出料口,11-搅拌机料盘,12水泥进料管,13-吊机座,14-吊机蜗轮箱,15-吊机电动机,16-砂子可调节计量斗,161-小节,162-大节,163-调节螺栓,164-出料阀,17-水泥计量斗,18-石子受料斗,19-石子溜槽,20-检修人孔,21-粉煤灰进料管,23-分隔板,24-石子可调节计量斗,25-除尘布袋,26-绳索,27-水泵,28-除尘用水管,29-搅拌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多功能环保型搅拌站,包括罐体3及支撑罐体3的支座6,在罐体3内腔设有分隔板23,该分隔板23将罐体3分隔成二个互不相通的贮仓,两个贮仓分别与水泥进料管12和粉煤灰进料管21相连接,一个贮存水泥,一个贮存粉煤灰。
在罐体3的顶部安装有提升系统,该提升系统包括可旋转的吊机工字梁1,吊机工字梁1上装有加强的绳索26,在吊机工字梁1上安装有可行走的电动葫芦2,吊机工字梁1安装在吊机座13上,吊机座13安装在罐顶上,吊机通过吊机蜗轮箱14与吊机电动机15动力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明,未经刘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78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