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杯成型灌装机的加热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8143.5 | 申请日: | 2007-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13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岳云;陈和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粤东机械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02 | 分类号: | B65B1/02;B65B3/02;B67C3/00;B29C35/02;B29C51/4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诗永 |
地址: | 515021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灌装 加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杯成型灌装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塑杯成型灌装机的加热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杯成型灌装机,其加热机构通常是一个加热炉,但是这种加热方式容易导致片材受热不均匀,并且片材容易软化变形,在后续的加工中容易出现废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塑杯成型灌装机的加热机构,可以避免片材出现变形的现象,减少废品率,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塑杯成型灌装机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柱和固定在导柱上部的上加热机构和固定在导柱下部的下加热机构,上加热机构包括上驱动机构和至少一个上加热块,下加热机构包括下驱动机构和与上加热块对应并且数目相同的下加热块,各加热块上均设有多个与片材上塑杯大小相同的加热凸台。
所述上驱动机构是气动驱动机构,包括上驱动横担、上气缸横担、上加热块支撑板、上气缸及其上推杆,上气缸横担两端分别固定在一个导柱上端,上气缸固定在上气缸横担中部上端,其上推杆末端固定在上驱动横担中部,上加热块支撑板固定在上驱动横担下端,各上加热块均通过两个调节螺栓固定在上加热块支撑板下端。
所述下驱动机构是气动驱动机构,包括下驱动横担、下气缸横担、下加热块支撑板、下气缸及其下推杆,下气缸横担两端分别固定在一个导柱下端,下气缸固定在下气缸横担中部下端,其下推杆末端固定在下驱动横担中部,下加热块支撑板固定在下驱动横担上端,各下加热块均通过两个螺钉固定在下加热块支撑板上端,并且各螺钉外均套有一个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住下加热块和下加热块支撑板。
所述导柱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导柱相互平行,上气缸横担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导柱上端,上气缸固定在上气缸横担中部上端,下气缸横担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导柱下端,下气缸固定在下气缸横担中部下端。
上述上驱动机构或下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液压驱动机构或伺服电机等其它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加热块直接对片材待加工的部分进行局部加热,由于其它部分没有进行加热,因此可以避免片材出现过大的变形的现象,有效的减少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塑杯成型灌装机的加热机构,可固定在机架(未画出)上,包括导柱10和固定在导柱10上部的上加热机构和固定在导柱10下部的下加热机构,上加热机构包括上驱动机构和3个上加热块6,下加热机构包括下驱动机构和与上加热块6对应并且数目相同的下加热块7,各加热块上设有多个与片材上塑杯大小相同的加热凸台14。所述导柱1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导柱10相互平行。
所述上驱动机构是气动驱动机构,包括上驱动横担3、上气缸横担2、上加热块支撑板4、上气缸1及其上推杆15,上气缸横担2两端分别固定在一个导柱10上端,上气缸1固定在上气缸横担2中部上端,其上推杆15末端固定在上驱动横担3中部,上加热块支撑板4固定在上驱动横担3下端,各上加热块6均通过两个调节螺栓5固定在上加热块支撑板4下端。
所述下驱动机构是气动驱动机构,包括下驱动横担11、下气缸横担12、下加热块支撑板9、下气缸13及其下推杆16,下气缸横担12两端分别固定在一个导柱10下端,下气缸13固定在下气缸横担12中部下端,其下推杆16末端固定在下驱动横担11中部,下加热块支撑板9固定在下驱动横担11上端,各下加热块7均通过两个螺钉17固定在下加热块支撑板9上端,并且各螺钉17外均套有一个弹簧8,弹簧8两端分别抵住下加热块7和下加热块支撑板9。
下面介绍一下工作过程:
当输送机构将片材传送到第一个加热位置后停止,第一对上加热块6和下加热块7对片材该块待加工的部分进行局部加热,然后输送机构将片材该部分向前输送到下一个加热位置后停止,第二对上加热块6和下加热块7对该片材待加工的部分进行局部加热,然后输送机构将片材该部分向前输送到下一个加热位置后停止,第三对上加热块6和下加热块7对该片材待加工的部分进行局部加热。这样片材的每一个待加工的部分都经过三次加热,因此该部分片材每次加热的热能都能够在片材中得到充分的传导,避免了加热不均匀的现象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粤东机械厂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粤东机械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81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定相似材料模型实验数据的装置
- 下一篇:大电流起弧引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