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模式接口的电脑外接音频讯号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8164.7 | 申请日: | 2007-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73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田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粤林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0 | 分类号: | G06F3/00;H01R11/11;H01R31/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新南方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模 接口 电脑 外接 音频 讯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机箱外接音频讯号线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双模式接口的电脑外接音频讯号线,即在HD音频讯号线中再附加一个通用的Ac97端子的电脑音频讯号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计算机领域,时尚将主板音频接口以讯号线外置于机箱面板上,而其音频的种类取决于主板上的多媒体数字信号音频编解码器。在过去,以Ac97(目前通用的一种音频模式)为主的多媒体数字信号音频编解码器已普及,随着HD音频(高保真音频模式)的导入,很多新的主板设计跟随高保真多媒体数字信号音频编解码而转变。但是由于主板上Ac97和HD音频输出讯号不同,导致这两种音频接口不能直接兼容或互换。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便产生Ac97同HD音频两种讯号线,使用者需要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产品。而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种音频讯号线既能适用Ac97,又能适用HD音频,这样一来就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于针对目前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可用于Ac97音频模式,又可用于HD音频模式,具有双模式接口的电脑外接音频讯号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音频讯号线包括一个HD音频讯号线以及一个用于连接电脑主板的Ac97音频讯号线端子,其中HD音频讯号线包括一个用于连接电脑主板的HD音频讯号线端子以及将该HD音频讯号端子连接至电脑音频接口的电线,所述的HD音频讯号线端子里接出五条电子线连接到对应的Ac97音频讯号端子上。
所述HD音频讯号端子中的五个端子针孔通过所述的五条电子线对应连接至Ac97音频讯号端子上的五个端子针孔,并且Ac97音频讯号端子自身有两组针孔通过两根跳线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一根电脑机箱外接音频讯号线上设置两个端子,其中一个端子适用于HD音频,另一个端子适用于Ac97音频。这种方式很好地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外接音频讯号线只是单一Ac97讯号线或是HD音频讯号线所存在的不足,将两种音频模式的音频线结合在一起,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其中一个端子接口,令使用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非常具有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HD音频讯号线1以及一个用于连接电脑主板的Ac97音频讯号线端子2。其中HD音频讯号线1包括一个用于连接电脑主板的HD音频讯号线端子11以及将该HD音频讯号端子11连接至电脑音频接口的电线12。HD音频讯号线端子1里接出五条电子线13连接到对应的Ac97音频讯号端子2上的五个端子针孔,并且Ac97音频讯号端子2自身有两组针孔通过两根跳线相连。
所述的HD音频讯号端子11具有九个端子针孔和一个无端子针的防呆插接孔(对应图中第⑧号孔),对应图中端子上孔位数字,具体每个端子针孔的功能如下所述:
①、端口,左频道(麦克风)。
②、地线(音频)。
③、端口,右频道(麦克风)。
④、输出系统。
⑤、端口,右频道(耳机)。
⑥、感应返回(孔1)返回的信号(拔、插等)。
⑦、感应传送,通过插座感应线(从因特尔高保真音频解码器插座侦测仪电阻器网络等)。
⑧、无针接插孔,该孔被密封,用于防止使用者将端子反插。
⑨、端口,左频道(耳机)。
⑩、感应返回,感应到从面板上返回的信号(拔、插等)。
同样,标准Ac97音频讯号端子2同样具有九个端子针孔和一个无端子针的防呆插接孔(对应图中第⑧号孔),对应图中端子上孔位数字,具体每个端子针孔的功能如下所述:
①、面板输入信号。
②、地线(音频)。
③、小型麦克风。
④、音频地线。
⑤、面板右输出音频频道及耳机驱动。
⑥、面板右回路音频信号,从面板返回(拔插头时)。
⑦、音频5v过滤。
⑧、无针接插孔,该孔被密封,用于防止使用者将端子反插。
⑨、面板左输出音频频道(耳机驱动)。
⑩、面板左回路音频信号从面板返回(拔插头时)。
两种模式的端子具体的连接方法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粤林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粤林电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81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称量饮料的容器
- 下一篇: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用减速箱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