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折叠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8319.7 | 申请日: | 200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92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慧明 |
主分类号: | B26B1/10 | 分类号: | B26B1/10;B26B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的五金折叠刀,特别是一种带有新型手柄的折叠刀。
技术背景
现有的五金折叠刀,一般包括手柄和铰接在手柄前端的刀体,目前折叠刀的手柄通常是用几片不锈钢焊接成一个整体后打磨而成,比较笨重,生产这种折叠刀时工艺流程复杂、烦琐,成本高,不适应现今社会对产品品质以及节约原材料的需求,消费者使用起来也比较费劲。另外,为了美观和防滑的需要,通常还在手柄的外表面设有防滑装饰片,如木片,塑胶片等。木制的防滑装饰片通过小铜钉钉在手柄上的小孔内,而塑胶的防滑片通常是加工成型后,扣入手柄上的定位孔中或粘贴在手柄的表面,但这样的防滑片通常容易脱落,使得手柄的防滑功能消失,并且裸露的手柄表面也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改进手柄结构的新型折叠刀,使得这种折叠刀的手柄部分结构简单、工艺可靠且重量轻。
本实用新型折叠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折叠刀,包括手柄、铰接在手柄上的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由两片相互对称的片状手柄组件通过连接件连接而成,两手柄组件之间形成容纳刀体的通槽;所述手柄组件上设有贯通手柄组件厚度的通孔和穿过所述通孔并覆盖手柄组件的部分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的包覆部件。这样的结构,大大地减轻了折叠刀的重量,减化了手柄的加工工艺,而且包覆部件牢同地与手柄组件结合在一起,不容易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包覆部件为防滑材料制成的整体式部件所述手柄组件表面设有沉台,所述包覆部件覆盖沉台的表面。并且,包覆部件的外表面与手柄组件的外表面齐平。
所述沉台在手柄组件表面设有一处或一处以上。如所述沉台设置在手手柄组件腹部与使用者手指对应的位置。
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折叠刀的手柄组件上,所述通孔的截面为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形状。所述通孔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包覆部件采用橡胶材料,与手柄组件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折叠刀的手柄进行改进,将手柄设计成两个片状的手柄组件相连接的结构,并在手柄组件表面覆设包覆部件,使得折叠刀的手柄即轻巧又防滑,而且手柄的结构简单,简化了加工步骤,大大降低了加工工时和加工成本。并且这种手柄组件上设有通孔以及沉台,便于手柄组件与包覆部件一体注塑,使得手柄组件与包覆部件紧密结合,包覆部件不易脱落,增强了手柄的美观及使用寿命,从而提升折叠刀产品的整体寿命及使用价值。另外,由于手柄是由片状的手柄组件组装而成,因此,可以先将手柄组件包塑包覆部件后再组装成手柄,避免了将手柄整体放入注塑模具中进行包塑所引起的生产慢、不良品高、成本高的弊端,同时也克服了手柄整体包塑后,手柄无法拆卸的缺点。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改良了手柄的加工工艺,减少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折叠刀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刀折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刀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的手柄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图1中包覆部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刀打开状态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刀折合状态的仰视图。
图中:1、刀体2、手柄3、手柄组件4、包覆部件5、连接件6、通孔7、沉台 71、台阶部分 8、通槽 10、腹部 11、销轴 12、弹片 13、口袋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慧明,未经刘慧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83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安全预警监控系统
- 下一篇:彩色木纹覆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