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户外转动式燃气取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8591.5 | 申请日: | 2007-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38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园之焰燃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D19/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永忠 |
地址: | 528234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户外 转动 燃气 取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燃气取暖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户外转动式燃气取暖器。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户外燃气取暖器是框架式燃气取暖器,它由圆形燃烧器组件、圆形防护网及外框架组成。这种燃气取暖器适合在户外或通风良好的场所使用。框架式燃气取暖器的燃烧器比较矮,热量利用率低,并且其圆形防护网四周镂空,使火焰受风力影响严重,气瓶等供气装置容易受到热辐射而要远离加热器,但是连接的高压胶管很长容易脱落,产生危险,使用也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可增加热辐射立体空间的、可定向散热、散热方向可调整的户外转动式燃气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户外转动式燃气取暖器,设有燃烧器组件2 6,该燃烧器组件26通过固定板34与下方的气瓶罩固定连接;还设有带反射板组件2 5的壳身组件2,燃烧器组件26装在反射板组件25内;壳身组件2上顶部设有双层顶盖组件1;壳身组件2底部外侧设有转轴组件3。
所述燃烧器组件26由不锈钢纱网固定架26-1、两个铝硅陶瓷垫片26-2、不锈钢小护网26-3、不锈钢外网26-4、不锈钢中网26-5、不锈钢内网26-6与燃烧器后板组件26-7按顺序依次用螺钉连接而成,燃烧器后板组件26-7由燃烧器后板26-7-1、喷嘴固定架26-7-2、引射管组件26-7-3、阻流板26-7-4、分流板26-7-5组装焊接而成。壳身组件2由反射板组件25、防护网23、上固定板22、下固定板24、外壳27组成,燃烧器26装嵌在反射板组件25腔内,将上固定板22、下固定板24、防护网23、反射板组件25与外壳27依次连接并用螺钉21紧固。所述反射板组件25由上下反射板25-1和成一定张角的左右反射板25-2铆合而成;所述防护网23呈圆弧面;外壳27横截面为无底梯形,其两侧还开有百页窗。所述双层顶盖组件1由无孔顶盖11、双头螺栓12、螺母13、有孔顶盖14组成,分别位于上、下方的无孔顶盖11和有孔顶盖14通过双头螺柱12、螺母13固定在外壳27上顶部。转轴组件3由旋转底盖31、旋转轴31-1、旋转轴套33、固定板34和旋转手柄32组成,旋转轴31-1焊接在旋转底盖31中央,旋转轴套3 3与固定板34焊接固定,旋转轴31与旋转轴套33配接,旋转手柄32螺纹段穿过旋转轴套33侧面环形槽33-1与旋转轴31-1的螺孔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设有内焰、中焰和外焰,位于内焰的30目优质、耐高温(850℃)SUS304编织网将内焰均匀分散,位于中焰的30目优质、耐高温(850℃)SUS304编织网将中焰均匀分散,位于外焰的30目优质、耐高温(1100℃)SUS310S编织网将外焰均匀分散,由5目的优质、耐高温(1100℃)SUS310S编织网将外焰进一步阻挡并均匀分散,使整个燃烧器的火焰更加均布。由燃烧器后板、喷嘴固定架、引射管组件、阻流板、分流板组成的燃烧器后板组件能使气体均匀分布在后板空腔内,保证气体在内网表面均匀燃烧。
(2)取暖器的燃烧器组件下方与气瓶罩连接提高了燃烧器组件的高度,从而增加了热辐射的立体空间。
(3)壳身组件通过旋转轴套以螺钉连接方式与下方的气瓶罩固定连接,气瓶直接放在气瓶罩内,缩短了高压胶管的长度,整个取暖器使用更安全方便,美观适用。
(4)由于反射板组件以合理的张角组装,故反射热量效率高,热量辐射方向性能好,进气间隙合理,使燃气燃烧充分,热辐射利用率高,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和节约了能源。
(5)取暖器的顶部采用双层顶盖结构,既有利于降低燃烧器的阀体和壳身的温度,又可防止雨水、异物进入壳身内。
(6)取暖器的整体壳身和防护网都采用大圆弧、大圆角流线型设计,装配时只需顺次用螺钉连接,故结构简洁、拆卸方便、便于维修、外形美观。
(7)整个取暖器用旋转轴与轴套作旋转支承配合,以手柄控制取暖器的旋转角度,故其热辐射方向和范围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户外转动式燃气取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标示为3的转轴组件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标示为1的顶盖组件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标示为26的燃烧器组件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标示为2的壳身组件结构分解示意图。
其中,对附图各标号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园之焰燃气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园之焰燃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8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臭氧气体的臭氧治疗器
- 下一篇:一种储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