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的定子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8836.4 | 申请日: | 2007-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83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许新甲;史国俊;冯建昌;郝延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9/00 | 分类号: | H02K29/00;H02K1/1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直流电机 定子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电机,特别是一种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的定子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直流电机的定子铁芯冲片采用的是圆形冲片,耗材较多,同时由于定子冲片槽口较小,仅有1.6mm,并不利于绕线。在现有技术下绕线必须采用内齿绕线机,而进口内齿绕线机成本较高(约90万元/台),绕线速度为1200rpm;国产内齿绕线机成本虽然较低(约15万元/台),但绕线速度仅为600rpm,而且排线功能差,对槽满率稍高的电机匝间较多。圆形冲片的缺点是不利于成本控制,采用内齿绕线机生产效率低,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310106783.3公开的一种直线电机的定子组件,包括:外定子和内定子;所述的外定子包括:绕线体、若干个磁芯体、两个极座和磁芯固定环;所述的绕线体呈中空环形,内部镶嵌有线圈;所述的磁芯体由定子磁芯片叠合而成,分别沿径向方向插入在绕线体的外侧面上;所述的极座分别插入在绕线体内圆周面的两侧,其外周面分别与各个磁芯体的内端面相接触;所述的磁芯固定环紧箍在各个磁芯体的外端面上。据称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从而大大简化了磁芯体的组装工艺,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但这种定子组件,在绕线时仍然需要进行内齿绕线,成本依然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节省冲片材料、提高生产效率的定子组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冲片和铁芯,其结构特征是定子组件由若干个分立铁芯绝缘组件焊接制成。
所述分立铁芯绝缘组件包括分立冲片、上绝缘框架、下绝缘框架和端子管脚;其中分立冲片为T形或倒工字形,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啮合的齿与凹槽,十二个分立冲片通过相配合的齿与凹槽组合成一圆形定子冲片。
所述上绝缘框架、下绝缘框架、分立冲片和端子管脚相配合固定成一整体,在其外部绕线制成分立铁芯绝缘组件。四个分立铁芯绝缘组件绕制成单相定子组立,三组单相定子组立通过工装整形成三相定子组立。
将十二个分立铁芯绝缘组件通过分立冲片上相啮合的齿和凹槽组合成圆形定子组件,并在齿和凹槽结合处用氩弧焊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采用分立冲片的形式,改变了传统的内齿绕线工艺。由于本产品将定子组立零件化,先分别制成单相定子组立,然后再组合成三相定子组立,因此能用普通外齿飞叉绕线机代替内齿绕线机,提高绕线速度,优化绕线排线,提高槽满率,提升电机效率和生产效率,同时用分立冲片取代圆形冲片能有效利用材料,节约电机成本,适合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个分立冲片组合成环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绝缘框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绝缘框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绝缘框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绝缘框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下绝缘框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下绝缘框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下绝缘框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下绝缘框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端子管脚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端子管脚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分立铁芯绝缘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分立铁芯绝缘组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单相定子组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三相定子组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17,本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冲片和铁芯,本定子组件8由十二个分立铁芯绝缘组件5焊接制成。分立铁芯绝缘组件5包括分立冲片1、上绝缘框架2、下绝缘框架3和端子管脚4;其中分立冲片1为T形或倒工字形,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啮合的齿与凹槽,通过齿与凹槽组合成一圆形定子组件。上绝缘框架2和下绝缘框架3侧面为倒工字形,端子管脚4侧面呈K形。
本产品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将分立冲片1、上绝缘框架2和下绝缘框架3相配合固定成一整体后,在其外部绕线制成分立铁芯绝缘组件5。
2、将四个分立铁芯绝缘组件5分成一组,并绕制成单相定子组立6。图中U、u为进出线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8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