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灭虫诱杀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8862.7 | 申请日: | 200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49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罗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高新区金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B02C2/10 |
代理公司: | 汕头新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希南 |
地址: | 515041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灭虫 诱杀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杀灭害虫设备,具体是指一种用太阳能为电源的诱杀害虫并将其处理掉的装置。
背景技术
害虫是农、林、牧业发展的大敌,为了减少害虫对植物、人、畜造成的损害,人们使用大量的化学农药来进行杀灭。但大面积使用农药会导致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农药使用量也要不断增加,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农药的残留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到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灯光诱杀害虫的办法则可避免使用农药带来的不利影响,灯光诱杀是利用害虫具有趋光性引诱能飞行的害虫向灯光集中,通过撞死、电死等物理方法来杀灭。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投资少、效果好,但是在野外田间进行灯光诱杀一般须架设电缆和安装交流变压设备,其费用高,如果在电网还覆盖不到的地区,则需采用发电或运送蓄电池的办法,则成本会大幅增加。目前利用太阳能来蓄电的灯光诱杀害虫的方案,可解决用电不便或无电可用的问题,如中国专利第200520067384.5号公开的一种太阳能灭虫器装置便是。已有各种灯光诱杀害虫的技术方案在收集死虫时,都是将一收集死虫的盆放在灯下,盆内放一些水,让撞死或电死的害虫掉在盆里浸泡,以防害虫起死回生,但是,这些死虫收集起来却难以处理,处理不妥善会影响周围环境,而且盆里的虫多了会使浸泡效果不佳,所以必须要有人经常在做处理掉这些死虫的工作,这会给使用造成麻烦和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利用太阳能来蓄电的灯光诱杀害虫的装置所存在的死虫收集后难以处理,必须要有人专门来做处理死虫的工作,给使用造成麻烦和影响使用效果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太阳能灭虫诱杀处理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灭虫诱杀处理装置,包括立杆以及安装在立杆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充放电电路、诱虫灯,其中充放电电路与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诱虫灯作对应连接,其特征是:立杆上还安装一死虫磨粉器,死虫磨粉器的进料方处于诱虫灯下方。
上述方案的死虫磨粉器可以是一由电机驱动的锥磨或平磨,电机可由上述充放电电路供电。
上述方案的诱虫灯可以是荧光灯、黑光灯等,诱虫灯光波波长可选在360nm左右。诱虫灯的外部可具有透光罩、触电网等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立杆上安装有死虫磨粉器,死虫磨粉器的进料口处于诱虫灯下方,所以害虫在诱虫灯处撞死或电死后就掉进死虫磨粉器的进料口,随后便被死虫磨粉器磨成粉末散发掉,这样就不需要有人专门来做处理死虫的工作,即太阳能灭虫诱杀处理装置平常不用人管理,死虫也绝不会起死回生,所以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另一方面,由于是利用太阳能来循环蓄供电能,用电不用架设电缆和安装交流变压设备、不用发电或运送蓄电池,所以使用上特别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省略连接导线)。
图2是图1的死虫磨粉器的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中:1、立杆;2、太阳能电池板;3、蓄电池;4、充放电电路;5、诱虫灯;6、死虫磨粉器;7、进料方;8、壳体;9、外锥形磨盘;10、内锥形磨盘;11、电机;12、导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太阳能灭虫诱杀处理装置,包括立杆1以及安装在立杆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2、蓄电池3、充放电电路4、诱虫灯5,其中充放电电路4与太阳能电池板2、蓄电池3、诱虫灯5作对应连接,其特征是:立杆1上还安装一死虫磨粉器6,死虫磨粉器6的进料方7处于诱虫灯5下方。
参照图2,死虫磨粉器6是一由电机驱动的锥磨,结构由壳体8以及安装于其上的外锥形磨盘9、内锥形磨盘10、电机11、导料筒12构成,其中外锥形磨盘9固定在壳体8上,内锥形磨盘10转动配合在壳体8上,电机11固定在壳体8上、其轴与内锥形磨盘10的转轴连接,导料筒12的进料方7处于诱虫灯5下方、其落料方处于内外锥形磨盘10、9之间的进料口,电机11与充放电电路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高新区金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汕头高新区金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88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段节滤芯滤嘴复合滤棒
- 下一篇:多功能组合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