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压力锅的连体外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9051.9 | 申请日: | 200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0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鉴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鉴枝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303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锅 体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力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电压力锅的外壳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加热锅体尤其是电压力锅其外壳体结构一般是采用分体式结构,其一般由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筒体结构的外壳体构成,一般电加热装置及相关线路均设置在底座内,控制开关及相关元器件设置在外壳与内罩之间及外壳上。上述这种结构的缺陷在于由于分体裁式外壳结构,使控制电路等易受潮湿影响而损坏乃至出现事故等现象发生,同时制造安装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方便、同时能对控制电路等进行有效保护的整体式电压力锅连体外锅结构。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该电压力锅外锅上安装有控制面板,电压力锅的发热装置及安全控制部分和内锅支撑在外锅底部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力锅外锅为整体式结构,即电压力锅的外锅侧部及底部支撑脚均为整体式制成的一体式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电压力锅的外锅底部有开口,该开口上设置有挡板,该档板与外锅底部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外锅侧部的整体式结构,使外锅没有间隙,因而使之内部电器元件不易受潮湿,减少了故障率,同时由于采用整体式结构,其外形更为美观,安装也较为简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锅侧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体外锅 2、内胆 3、内罩 4、发热盘 5、弹性垫板6、底支架7、底盖挡板8、锅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该电压力锅包括连体外锅1、设置在外锅1内的内罩3、内胆2、内罩3底部的发热盘4和发热盘4与内罩3底部之间的弹性垫板5,电压力锅外锅1上安装有控制面板,电压力锅的发热盘4及安全控制部分和内罩3支撑在外锅1底部之上,所述电压力锅外锅为整体式连体外锅结构,即电压力锅的外锅侧部及底部支撑脚8均为整体式制成的一体式结构;在内罩与外锅之间还设置有底支架6,所述电压力锅的外锅1底部有开口,该开口上设置有底盖挡板7,该档板7与外锅1底部连接在一起;底盖挡板7通过等径设置在边缘的三个螺钉固定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鉴枝,未经吴鉴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90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节能保温内隔墙板模块
- 下一篇:井下套管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