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床的护手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9055.7 | 申请日: | 200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41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招锦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锦添 |
主分类号: | F16P3/14 | 分类号: | F16P3/14;B21D5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床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床护手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冲床工作时须对放置工件的工作台施以动力,操作者要对工件进行置放和位置调整,因此没有防护装置的冲床,操作者极易被高速下降的冲头剪压而受重伤。为了解决上述安全问题,人们在冲床上加装了安全防护装置,然而一般的安全装置是设置冲床的止动装置,如止动开关,通过光电控制的冲床开关等,但仅仅控制冲床开关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由于冲床的高速惯性,还需有一较大的冲床制动装置才能达到安全防护效果。有采用了护手器或传感器,如申请号为99243324,申请日为1999年9月20日,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冲床用护手器的专利申请,它主要由开关、由开关控制其工作的拨手器构成,拨手器固接于冲床工作台侧边,开关可以设置在冲床的脚踏板的上面,也可以设置在冲床的脚踏板的下面,开关的位置是这样设定的,当冲床脚踏板往下运动但还未触动冲床冲压开关前,开关被触动。此专利采用加装由开关控制的拨手器,能设定冲床的运动程式,等于在加工过程中加了一道工序,按程序操作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但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而且操作者还存在劳累等因素,对开关与脚踏板之间的联动控制不好协调,冲头高速下冲及冲床工作时的剧烈振动都对拨手器的动作有影响,而传感器也存在受振动易损坏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产生声音报警,并可通过带保护装置的传感器稳定自动操作、可靠性高的冲床护手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冲床的护手报警装置,该冲床的工作台上两侧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冲床还包括脚踏开关,脚踏开关的连杆上设置一行程开关,行程开关连接在光电传感器与中间继电器之间,其特征在于:该报警装置包括设置在冲床外侧的中间继电器和声音报警器,该报警装置与光电传感器的电器控制开关电连接。
该光电传感器连接有弹性减震装置;所述冲床工作台两侧设置有支架,弹性减震装置套装固定在光电传感器与支架之间。
所述声音报警器为扬声器或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它采用光电传感与声音报警结合,当冲头下滑时,操作人员的手还在磨具范围,光电传感器会将信号转到电器控制箱,声音报警器接通发出警告鸣响,可有效避免事故发生;另外光电传感器不停地监测,中间继电器可以控制光电传感器工作,弹性减震装置也可以保护冲床工作台上光电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光电传感器、2-弹性减震装置、3-冲头、4冲床工
作台、5-继电器、6-声音报警器、7-脚踏开关、8-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冲床的护手报警装置,包括设置在冲床外侧的中间继电器5和声音报警器6,所述冲床工作台4两侧设置有光电传感器1,光电传感器1连接有弹性减震装置2,通过弹性减震装置2固定在冲床工作台4两侧的支架上,弹性减震装置2套装固定在光电传感器1与支架之间,包括有弹簧,由于冲床震动大对光电传感器寿命影响很大,弹性减震装置2可以保护传感器不受振动损坏;冲床开关一侧设置中间继电器5;冲床底部设置有脚踏开关7,脚踏开关7的连杆上设置一行程开关8,行程开关8连接在光电传感器1与中间继电器5之间,光电传感器1还设置有光电开关,设置行程开关8可以减少光电开关的工作次数,进而延长光电传感器1的使用寿命;声音报警器6设置在中间继电器5旁的冲床上,它由蜂鸣器构成,与光电传感器1的电器控制开关电连接,当光电传感器1感应到工作台有阻挡物时,蜂鸣器即通电打开,并且发出警报鸣响;当冲头3下滑时,操作人员的手还在模具范围,触动脚踏开关,行程开关就会打开,,工作台两侧的光电传感器1会监测到手,光电传感器1将信号转到电器控制箱,蜂鸣器或扬声器接通发出声音警告,提醒操作者,简单直观,保证操作者的安全,防止生产事故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锦添,未经招锦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9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