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撬断线报警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9129.7 | 申请日: | 200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74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楚炜;杨宏杰;尹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太平洋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2 | 分类号: | G08B13/02;G08B13/1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1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断线 报警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线报警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防撬断线报警单元。
背景技术:
为防止物品的失窃,目前大多数的人都为自己的财产加上一把锁;但是传统的机械锁仅能够延长罪犯的作案时间,而且某些熟悉机械锁的犯罪分子,更能够在数秒内打开防盗锁。针对机械锁的不足,目前市面上也流行着不同形式的断线报警锁,断线报警锁的原理是:一旦防盗锁被扯断,报警控制器立刻以各种形式报警;但是这些断线报警锁由于结构和原理简单,致使犯罪分子很容易掌握窍门,通过旁路或破坏报警控制器等方法使报警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防撬断线报警单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它包括报警器、报警线,报警线内裹有信号线,信号线的两端均连接到报警器内的控制芯片,报警线内裹有不起报警作用的伪装线。
所述的报警器的底盖内固定有两片防撬片,两防撬片通过导线分别连接到报警器内的控制芯片;报警器的顶盖内固定有可将两防撬片导接的导电片。
所述的信号线由外包层包裹金属线芯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报警线内加装了伪装线,并且对报警器加装了防撬片和导电片,使犯罪分子无法通过旁路或者破坏报警器等手法使报警器失效,大大的提高了作案难度和延长了作案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报警器的顶盖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报警器的底盖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线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1-5,本实用新型包括报警器、报警线10,报警线10内裹有信号线12,信号线12的两端均连接到报警器内的控制芯片,信号线12的一头与控制芯片相应的输入端相连接,信号线12的另一头与控制芯片的地线相连接;正常工作时,信号线12和控制芯片通路,报警器处于戒备状态;当报警器被撬开时或者信号线12被割断时,信号线12处于断路状态,控制芯片所对应的输入端检测到该断开信号后立刻进行逻辑判断和运算,控制输出端作出相应的报警处理;控制芯片的报警方式或通过程序设计来实现多元化;报警线10内还裹有不起报警作用的伪装线14,伪装线14有多根。
伪装线14不与控制芯片的任何端口连接,它们的存在是为了使想通过旁路的作案手法使报警器失效的犯罪分子对信号线12的判断时间增长,延长作案时间。
所述的信号线12和伪装线14均由外包层122包裹金属线芯124组成;外包层122采用耐割、防火材料,使犯罪分子通过用刀割或者火烧的犯罪手法接近金属线芯124的难度增加;金属线芯124采用细小的铜丝,犯罪分子即使割开了线体的外包层122,也很容易弄断里面的金属线芯124,从而引发断线报警。
报警线10也可以采用耐割、防火材料制作,增加使用效果。
所述的报警器的底盖20内固定有两片防撬片22,两防撬片22分别与报警器内的控制芯片连接;报警器的顶盖24内固定有可将两防撬片22导接的导电片26。
两防撬片22又分为输入信号片和接地信号片;其中输入信号片与控制芯片的相应的输入端相连接,接地信号片与控制芯片的地线相连接;在正常工作状态,报警器顶盖24和报警器底盖20是合在一起的,导电片26刚刚好与两块防撬片22的突起部分相连接,使其通路。当报警器被打开时,报警器顶盖24和报警器底盖20分离,固定在报警器顶盖24上的导电片26与固定在报警器底盖20上的两块防撬片22分离,产生断路,报警器内的控制芯片所对应的输入端检测到断路信号并且进行逻辑判断和运算,控制输出端做出相应报警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太平洋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太平洋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9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