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雷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9411.5 | 申请日: | 200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42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何排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排枝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25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器。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安装在变压器上或者是应用于户外的避雷器,一般由高压电极、阀片以及地极组成,当高空发生雷电时,高压电极能够引入雷电,雷电经过阀片、最后由地极导入到大地中,从而使与其临近的建筑物或是变压器免于雷击。然而,现在的户外的避雷器的高压电极一般都裸露在外面,一些淘气的小孩,或是不懂电学知识的人就很容易触电,因此完全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拆装、维修方便、可触摸的避雷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避雷器,其包括有高压电极、阀片、地极、以及设置在阀片外面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在高压电极的外面设有绝缘盖,该绝缘盖的一端与绝缘体贴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盖由外盖和内盖组成,所述外盖套在内盖上,而内盖盖在高压电极处的绝缘体上,外盖和内盖形成一个绝缘腔,在该绝缘腔内设置有所述的高压电极。
如上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电极包括有高压电极触头、导电螺母和高压引线;导电螺母能将所述的高压电极触头与高压引线连接;而在所述的高压引线外面包有绝缘层,该绝缘层和高压引线一部分设置在绝缘盖内,另一部分穿过外盖上的孔而露在绝缘盖外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盖能够通过导电螺母与高压电极触头的金属螺杆配合而固定在绝缘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高压电极的外面设有绝缘盖,该绝缘盖能够将高压电极完全的包覆起来,可以有效的防止触电现象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巧妙,能够实现拆装,当某个零件损坏时,可以方便的将其拆散,然后进行检修。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易于维护。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体和绝缘盖位置关系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避雷器,其包括有高压电极1、阀片2、地极3,以及设置在阀片2外面的绝缘体4。高压电极1的外面设有绝缘盖5,该绝缘盖5的一端与绝缘体4贴合,这样绝缘盖5能够将高压电极1完全的包覆起来,以防止触电现象的发生。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绝缘盖5由外盖51和内盖52组成,其中内盖52盖在高压电极1处的绝缘体4上,而外盖51紧紧的套在内盖52上,本实施例中外盖51和内盖52采用螺纹连接,当然也可用其他的方式连接。所述上盖51和下盖52形成一个绝缘腔53,在绝缘腔53内设置所述的高压电极1。
所述的所述的高压电极1包括有高压电极触头11、导电螺母12和高压引线13;导电螺母12能将所述的高压电极触头11与高压引线13连接;而在所述的高压引线13外面包有绝缘层14,该绝缘层14和高压引线13的一部分设置在绝缘盖5内,另一部分穿过外盖51上的孔511而露在绝缘盖5外面。所述的绝缘盖5能够通过导电螺母12与高压电极触头11的金属螺杆111配合而固定在绝缘体4上,以与电器设备连接。所述高压电极触头11的一端为上述的金属螺杆111、另一端为金属板112,金属螺杆111穿过下盖52的孔521而伸入到绝缘腔53内与导电螺母12连接。这样高压电极1都处于绝缘盖5内,大大的增加了产品的绝缘的性能,使触摸到高压电极1的人免于电伤或电亡。
地极3的一端为地极金属螺杆31、另一端为地极金属板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排枝,未经何排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94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