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模式开启方式的挂扣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9872.2 | 申请日: | 200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9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世兴 |
主分类号: | A44B13/00 | 分类号: | A44B13/00;A44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模 开启 方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扣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模式开启方式的挂扣。
背景技术:
见图1,传统的挂扣7包括挂扣主体71以及设置在挂扣主体上的弹性扣舌72,通常主体71上形成有一个C形的弯钩73,扣舌72就位于弯钩73处,并与弯钩73形成一个封闭的挂扣空间。使用时,将扣舌72向弯钩73内压入,使弯钩空间形成一个缺口,然后将钥匙、挂件、环状体等挂入在弯钩部。接着松开扣舌72,扣舌72在钮簧作用下弹回,又将弯钩73的缺口封闭。如此挂件与挂扣形成了挂扣连接。由于结构的限制,扣舌72仅能单向转动,所以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挂件无法推开扣舌72而脱落。当使用者需要将挂件从挂扣7上取下时,只需要将扣舌72向内压入,令挂扣弯钩73再次形成一个缺口,将挂件取下即可。
上述传统的挂扣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目前在将挂件从挂扣的弯钩部取下来时,仅仅只能通过按压扣舌这一种单一的方式。而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者可能难以直接按压扣舌,或者直接采用这种打开模式较为麻烦,所以使用者希望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扣舌打开,取出挂件。而本申请人也正是基于此而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目前产品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双开启方式的挂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挂扣主体具有一弯钩部,一弹性扣舌位于弯钩部处,并与弯钩部形成闭合的挂扣空间,所述的弹性扣舌通过连接件安装于挂扣主体上,且连接件枢接于主体上。
所述的挂扣主体上成型有一个中空槽,连接件通过销轴安装于该中空槽内,扣舌通过销轴枢接于连接件上,且扣舌与连接件之间设置有一钮簧。
于连接件上固定有一个扳扣,该扳扣显露于主体表面。
连接件与主体之间设置有一钮簧。
扳扣显露于主体表面部分形成有一对耳板,该耳板包夹于主体的颈部,于主体颈部开设有通孔,一弹性钢珠设置于通孔内,且该弹性钢珠与耳板上开设的通孔形成卡扣连接。
所述弹性钢珠包括:钢珠、弹簧、螺帽,钢珠通过螺帽限定于通孔内,且钢珠的一部分通过弹簧由通孔顶出。
该挂扣主体一端成型有一个环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两种开启模式,其可以直接按压弹性扣舌将闭合的挂扣空间开启。或者通过扳扣来打开本实用新型弯钩部的挂扣空间。使用者可以根据情况任意选择一种开启模式,以方便使用者。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2、3,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挂扣主体1,该挂扣主体1的一端成型有一C型的弯钩部11,另一端成型有一个环体12。在挂扣主体1上安装有一弹性扣舌2,且该弹性扣舌与弯钩部11形成闭合的挂扣空间。该挂扣空间就用于安装环扣等挂件,而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环体12固定在带子上。
扣舌2是通过连接件3安装于挂扣主体1上,扣舌2通过销轴21枢接于连接件3上,且扣舌2与连接件3之间设置有一钮簧22,通过钮簧22令扣舌2具有弹性。使用时,将扣舌2向弯钩部11内压入,使挂扣空间形成一个缺口,然后将挂件、环状体等挂入在弯钩部11。接着松开弹性扣舌2,扣舌2在钮簧22作用下弹回,又将弯钩部11的缺口封闭。
在挂扣主体1上成型有一个中空槽13,连接件3通过销轴15安装于该中空槽13内,连接件3通过销轴15转动,同时连接件3与主体1之间设置有一钮簧5。在连接件3上还固定有一个扳扣4,该扳扣4显露于主体1表面,这样拉动扳扣4后就可以带动连接件3旋转,同时带动连接件3上的扣舌2向中空槽13内缩,于是弯钩部11又形成了一个缺口,即弯钩部11的挂扣空间被打开。扳扣4与连接件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在连接件3上形成有一个凸缘,扳扣4卡扣在该凸缘上,在通过销钉将两者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世兴,未经王世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98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门窗框双边扣合结构
- 下一篇:毛细自动施肥浇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