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离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9941.X | 申请日: | 2007-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75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兴照 |
主分类号: | F16D13/52 | 分类号: | F16D13/52;F16D13/6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24400广东省湛江市廉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离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应用的摩托车离合器,包括两端的从动压盘、及相互间隔套装的多个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从动摩擦片是铁质材料,主动摩擦片为在铝制摩擦基底片的两面分别粘接有耐磨电木层,摩托车离合器工作时,外力施加于从动压盘两外侧,使主动摩擦片、从动摩擦片相互夹紧,实现主动摩擦片带动从动摩擦片转动,进而输出动力。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摩托车离合器的起步结合有时过于突然、不够平稳,容易产生较强的瞬间前冲,即在起步时经常会发生合上离合器时车突然往前冲人往后仰的现象,而且耐磨电木层的磨损比起金属材质来说更易于磨损,同样,在长时间使用后,金属从动压盘与主动摩擦片的结合面也是磨损较严重,而更换从动压盘比更换摩擦片成本更高,还有,现有的主动摩擦片的厚度一般在3毫米左右,由于结构的原因,只能采用5片的主动摩擦片和4片从动摩擦片共9片摩擦片,能传递的动力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离合器,其起步结合平稳,无瞬间前冲,且主动摩擦片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离合器的从动压盘磨损少,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本摩托车离合器,包括从动压盘和相间套装的多个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动摩擦片为钢铁制的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主动摩擦片的厚度为0.5~4mm,最佳厚度为1.6mm。
在上述基础上,为使从动压盘磨损少,本摩托车的离合器在从动压盘和主动摩擦片之间加有一从动摩擦片。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离合器,其主动摩擦片采用钢铁制的一体式结构,也即无需在两面上分别粘接有耐磨电木层,使得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更耐磨,更重要的是其起步结合平稳无瞬间前冲,对驾驶员特别是后座者更安全可靠,另外,由于从动压盘和主动摩擦片之间加有一从动摩擦片,从而避免从动压盘直接受到主动摩擦片的摩擦,使得从动压盘磨损少,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还有,由于钢铁制主动摩擦片耐磨,所以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的厚度较薄,在现有的离合器外壳下可以安装7片的主动摩擦片和7片从动摩擦片共14片摩擦片,也就可以传递更大的功率更平稳,降低油耗。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摩托车离合器的主视图。
图2是实用新型摩托车离合器的后视图。
图3是实用新型摩托车离合器的侧视图。
图4是实用新型摩托车离合器的主动摩擦片的主视图。
图5是实用新型摩托车离合器的从动摩擦片的主视图。
图6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原来摩托车离合器的主动摩擦片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离合器的主动摩擦片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钢铁制主动摩擦片,2-从动摩擦片,3-从动压盘,4-耐磨电木层,5-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7可看到,原来摩托车离合器的主动摩擦片1,是在铝制摩擦基底片的两面分别粘接有耐磨电木层4,耐磨电木层上开有油槽5,与从铁质材料的从动摩擦片结合有时过于突然、不够平稳。实用新型所述的摩托车离合器,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及图8所示,包括从动压盘3和相间套装的7块主动摩擦片1和7块从动摩擦片2,主动摩擦片1表面上开有油槽5,为纯以钢铁制的一体式结构,厚度为1.6mm,另外,在从动压盘3和主动摩擦片1之间加有一从动摩擦片2(图6),而原来的摩托车离合器的从动压盘3在结合时是直接与主动摩擦片1结合的,容易造成从动压盘3的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兴照,未经陈兴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99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