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自动负载检测的电力终端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0281.7 | 申请日: | 200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16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振清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2H3/32;H02H3/12;H02H3/04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28437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 负载 检测 电力 终端 保护 | ||
1.具有自动负载检测的电力终端保护器,包括微处理器IC1、驱动电路(1)和主开关CF-K1,微处理器IC1的输出端依次连接驱动电路(1)和主开关CF-K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断电状态下的短路诊断电路(2)和漏电诊断电路(3);短路诊断电路(2)的输入端通过主开关CF-K1与跟负载直接连接的电源输出线路的相线和零线相连,输出端与微处理器IC1的输入端相连;漏电诊断电路(3)的输入端通过主开关CF-K1与跟负载直接连接的电源输出线路的相线相连,输出端与微处理器IC1的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负载检测的电力终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诊断电路(2)包括由三极管Q10、耦合变压器BL3及其外围元件组成的振荡电路,三极管Q10的基极串联电阻R19与微处理器IC1输出端相连,三极管Q10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与耦合变压器BL3的初级线圈L1、L2相连,耦合变压器BL3的初级线圈L1串联电阻R18后与微处理器IC1的输入端相连,耦合变压器BL3的次级线圈L4串联二极管D15后分别与电源输出线的相线和零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负载检测的电力终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漏电诊断电路(3)包括光电耦合器IC3B,光电耦合器IC3B的一输入端串联电阻R28与供电电源相连以及串联电阻R29与跟负载直接连接的电源输出线路的地线相连,另一输入端通过主开关CF-K1与跟负载直接连接的电源输出线路的相线相连,光电耦合器IC3B的输出端别与供电电源的负极及微处理器IC1的输入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负载检测的电力终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负荷约定电路(4),其输入端连接负载,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IC1的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负载检测的电力终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负荷约定电路(4),由光电耦合器IC3A组成,耦合变压器BL3另一次级线圈L3的一端串联二极管D14后与光电耦合器IC3A的一输入端相连,次级线圈L3的另一端和光电耦合器IC3A的另一输入端分别通过主开关CF-K1与电源输出线的相线相连;二极管D14输入端与次级线圈L4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滤波电容C19;光电耦合器IC3A的输出端分别与供电电源的负极及微处理器IC1的输入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振清,未经郭振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02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铅笔盒
- 下一篇:挂式空调装饰罩壳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