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包装袋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0363.1 | 申请日: | 200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7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高虎;杨伟;邹燕红;王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宝柏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16 | 分类号: | B65D33/16;B65D33/36;B65D77/3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16006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装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包装袋。
背景技术
产品的包装袋是否易于开启,关系到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方便程度,而对于同质产品来说,则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产品的喜好。最初,普通的软包装袋是不具有易开启性的,消费者若想打开包装,只能借助剪刀剪开或强行撕开,才能取得其中的内容物。
目前,为了使软包装袋具有易开启性,方便消费者,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一、在袋子开口附近打撕裂口;二、袋子封边采用锯齿形切边;三、袋身选用单向或者双向易撕薄膜材料。前两种方案的设计想法相近,都是从一个锐角撕裂口处将袋子撕开,使其具有易开启性;但是开口的方向、形状、大小都不能控制,经常出现开口过小或者过大的现象,导致倒出内容物,尤其是液态或小颗粒内容物的倒出量难于控制。而第三种方案开口可以实现定向开口,但这种方法所需材料成本高,且开口大小仍然难于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开启,制作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并且开启后开口大小可控的包装袋。
一种新型包装袋,袋体上设有由至少两层材料封压而成的封边,至少一封边设有凹陷的开放区与袋内连通,在开放区旁设有应力薄弱带。所述凹陷的开放区指封边上未被封压的区域。所述应力薄弱带指袋体上,尤其是袋体的封边上比较容易被撕开的区域。
所述应力薄弱带为设于袋体上的至少一条激光线、打孔线或撕裂口。
所述应力薄弱带为分别设于封边的两层材料上的两条相互对应的激光线或打孔线。
所述激光线通过开放区或于开放区中截止。
所述激光线或打孔线的延长线或末端圆弧的切线通过开放区。
所述激光线、激光线或打孔线的延长线、或激光线或打孔线末端圆弧的切线与封边在袋体上的连接部平行。
所述开放区的形状由封边根部到封边外缘宽度不变或渐窄。
消费者使用时,可以轻易的将封边从应力薄弱带撕开,并且沿着该应力薄弱带能轻松的一直撕下去,将上述开放区撕开,使其袋体上出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固定大小的开口,通过上述开口将内容物倒出或挤出。由于这样撕出的开口大小是固定的,因此,内容物流出的流量是容易控制的,同时也更容易将内容物完全挤出。
所述包装袋的袋型可以是所有袋形,包括中封袋、三边封袋、四边封袋、自立袋、异形袋等各种袋形。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优点:
1.该包装袋的封边有一个开放区,且开放区旁边有容易撕开的应力薄弱带,沿此薄弱带撕开,可以轻松、方便地在袋子上开启一个固定大小的开口,实现易开启性。
2.开口大小固定。该封边上设有提前设计好的开放区,且开放区与袋内连通,沿着应力薄弱带撕开,能够在固定的位置撕开开放区,从而出现大小固定的开口。
3.内容物流出流量便于控制。由于袋子开口大小是按照当初的设计出现的,因此,将内容物倒出或挤出时,可以很好的控制流量,并且更容易将内容物全部倒出或挤出。
4.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本实用新型在拥有上述优点的情况下,仍可以采用相对低成本的材料,制作可采用普通的热封设备,且制作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用于中封袋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用于中封袋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用于三边封袋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用于四边封袋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用于筒形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开放区所处的两种不同位置。封边1上打斜线的部分是封压的部分,封边1上空白的部分是开放区2。开放区2的形状可以是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弧形、椭圆弧形以及其他任何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形状。开放区2与袋内相连通。
封边1上的虚线3是激光线或打孔线,它从封边1的一侧或者两侧开始,一直到开放区2旁边,激光线或打孔线3的延长线与开放区2相交,且激光线或打孔线的延长线与封边在袋体上的连接部平行。
激光线3也可以通过开放区2,且激光线与封边在袋体上的连接部平行。
激光线或打孔线3可以是直线、曲线、折线,以及其他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宝柏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宝柏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0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脉动气压式固液分离机
- 下一篇:汽车电子油门踏板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