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射镜式镜砖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1251.8 | 申请日: | 2007-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90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锦龙 |
主分类号: | E04F13/14 | 分类号: | E04F13/1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子荣;万翌春 |
地址: | 528400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镜式镜砖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装饰材料,尤其是一种反射镜式镜砖。
(二)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装饰的要求也日趋提高。现有室内装饰,常将玻璃镜、玻璃板等反光度高的光亮材料铺设在墙壁、天花、柜子等表面,配合五彩缤纷的灯光,希望能创造出一种神秘奇幻的视觉效果。现有的玻璃镜、玻璃板利用平面反射或折射光线,变幻不够丰富。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折射、反射光线实现光影变幻的反射镜式镜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反射镜式镜砖,包括透明的块状主体,主体背面设有反光膜,所述主体是分层的,各层粘接层叠在一起。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作进一步改进。
所述主体的各层的折射率是相异的。
所述主体的各层之间的结合面与主体背面平行。
所述主体的各层之间是通过粘合膜粘接在一起的,所述粘合膜是透明的。粘合膜的折射率与主体的各层的折射率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异的。
所述主体的顶层为一棱锥,该棱锥以其底面为结合面与主体的下一层粘接。
所述主体的顶层为一棱台,该棱台以其底面为结合面与主体的下一层粘接。
所述主体的顶层为一棱柱,该棱柱以其一个侧面为结合面与主体的下一层粘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多层,光线在各层之间折射和反射,既可利用折射率的变化又可以利用折射面的变化,丰富光影的变幻,具有较好的灯光照射效果。适用于家居、宾馆、舞厅等场所的墙面和天花装饰。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6是图5的局部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反射镜式镜砖,包括透明的块状主体1,主体1背面设有反光膜2,所述主体1是分层的,分为两层,两层粘接层叠在一起。所述主体1的顶层11和下层12的折射率是相异的。所述主体1的两层之间的结合面与主体1背面平行。所述主体1的两层之间是通过粘合膜3粘接在一起的,所述粘合膜3是透明的。粘合膜3的折射率与主体1的各层的折射率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异的。所述主体1的顶层11为一棱锥,该棱锥以其底面为结合面与主体1的下层12粘接。使用安装在建筑物时,主体1的背面与建筑物结合。
如图3、4所示的一种反射镜式镜砖,包括透明的块状主体1,主体1背面设有反光膜2,所述主体1是分层的,分为两层,两层粘接层叠在一起。所述主体1的顶层11和下层12的折射率是相异的。所述主体1的两层之间的结合面与主体1背面平行。所述主体1的两层之间是通过粘合膜3粘接在一起的,所述粘合膜3是透明的。粘合膜3的折射率与主体1的各层的折射率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异的。所述主体1的顶层11为一棱台,该棱台以其底面为结合面与主体1的下层12粘接。
如图5、6所示的一种反射镜式镜砖,包括透明的块状主体1,主体1背面设有反光膜2,所述主体1是分层的,分为两层,两层粘接层叠在一起。所述主体1的顶层11和下层12的折射率是相异的。所述主体1的两层之间的结合面与主体1背面平行。所述主体1的两层之间是通过粘合膜3粘接在一起的,所述粘合膜3是透明的。粘合膜3的折射率与主体1的各层的折射率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异的。所述主体1的顶层11为一棱柱,该棱柱以其一个侧面为结合面与主体1的下层12粘接。
如图7所示的一种反射镜式镜砖,包括透明的块状主体1,主体1背面设有反光膜2,所述主体1是分层的,分为两层,两层粘接层叠在一起。所述主体1的顶层11和下层12的折射率是相异的。所述主体1的两层之间的结合面与主体1背面平行。所述主体1的两层之间是通过粘合膜3粘接在一起的,所述粘合膜3是透明的。粘合膜3的折射率与主体1的各层的折射率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异的。所述主体1的顶层11和下层12都是薄片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锦龙,未经陈锦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12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