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豆浆机的导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1521.5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7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田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莉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A23L1/20;A23C1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永才 |
地址: | 646003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豆浆机 导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庭厨房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豆浆机的导流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豆浆机,通常在豆浆机的搅拌容器内安装有过滤网罩,以增强制浆效果。这种结构的豆浆机存在的缺点是过滤网罩的滤孔较小,豆渣容易堵塞在滤孔内,清洁起来非常困难,如果使用后清洁做得不彻底,下次再使用时就会对豆浆产生污染。于是业内设计人员开发了一种导流器作为替代件,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专利名称为“易清洗多功能豆浆机”(专利号为:200420098571.5)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披露的导流器顶部与底部分别敞开,侧壁上开设有导流孔。加工时,将导流器顶端固定安装在机头下盖上,电机长轴底端安装的刀片位于导流器内并伸入水中。当电机工作,水流带动豆子(或大米、芝麻等)从导流器的底部向上运动,进入导流器腔体内破碎制浆,然后从导流孔上流出,再从导流器外部流向底部,进入导流器腔体内,如此循环最终完成制浆过程。此结构豆浆机,由于导流孔孔径较大,豆子(或大米、芝麻等)不会堵塞在导流孔内,故清洁较容易,但缺点是,一般顶端导流孔处水流急促,到了底端敞口时,水流就相对缓和,这样必然影响制浆效果,打浆不完全,影响口感,而且造成豆子的浪费。另外还有一种导流器,在其下端侧壁设有一向内凹陷的变径环,目的是增加导流器腔体内入水处的水流速度,但该导流器的变径环外壁同时也会减缓水流流速,使用过程中作用并不理想,制浆效果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浆效果好、易清洁的用于豆浆机的导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豆浆机的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顶端敞开,侧壁上开设有导流孔,底端具有一端面,该底端面中心处开设有连通导流器腔体的入水口。
所述导流器底端面均匀分布有次入水口。
所述导流器底部设有一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导流器具有一底端面,在底端面上开设有产生水流旋流的入水口,入水口直径小于侧壁直径,此结构的导流器,相对于底部敞开的导流器,因具有一个变径作用,同时又没有采用变径环的导流器的外壁阻力影响,这样,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导流器的豆浆机内水流旋流更加激烈,制浆效果非常理想,加工出来的豆浆口感好、浪费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流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导流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豆浆机内的导流器,其中顶端1敞开,侧壁2上开设导流孔3,底端具有一端面4,该底端面4中心处开设有连通导流器腔体的入水口5,当然在底端面4上还可均匀分布一些次入水口6。为了安装方便,在导流器底部安装一把手(图中未给出)。使用时,将导流器安装固定在豆浆机的机头下盖上,电机长轴底端安装的刀片位于导流器内并伸入水中,当刀片高速旋转,水和豆子形成水流旋流,从导流器的入水口5及次入水口6进入到腔体内进行打浆,然后从导流孔3流到搅拌容器内,再从导流器的外部流回到导流器底端,形成循环水流并最终完成制浆过程。另外,还可在导流器的内壁设置改变水流流向的筋条,形成多方向的水流旋流,增加制浆并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导流器的豆浆机,还可用于制作米糊、芝麻糊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莉,未经田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15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