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马鞍骨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1531.9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1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鸿 |
主分类号: | B68C1/02 | 分类号: | B68C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170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鞍 骨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骑蓄或驮蓄的鞍座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马鞍骨架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俗话说:人要衣装马要鞍,在所有的马具中,马鞍是最重要的一件的马术用品,也最能体现主人的身份、地位和爱好。好的马鞍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马鞍通常由上座垫和下座垫两部份组成,上座垫用于与骑手接触,下座垫用于与马背接触,现在市面上的上座垫与下座垫在马鞍的后峰部位扣合时采用缝线的方式,这种方式使生产工人在实际生产装配时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且缝合后拆开维修困难,同时采用这种缝线扣合的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缝合处不美观,也不够牢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习用技术所存在之缺失,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鞍骨架结构,其通过卡勾与滑槽的组配方式达到马鞍上、下座垫牢固扣合,使组装、维修操作更为方便,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马鞍骨架结构,包括一装于上座垫内的主体骨架和一装于下座垫内且与主体骨架配合的辅助骨架,该主体骨架的两侧臂上至少各设有一卡勾,该辅助骨架呈“U”形结构,并在辅助骨架的延伸臂上对应该卡勾设有滑槽,该卡勾卡装于该滑槽中形成一伸缩机构,且该辅助骨架的后端与主体骨架之间具有一锁固构件。
该主体骨架上的卡勾包括一滑杆及一设于滑杆顶部的卡榫,该滑杆与卡榫之间截面呈“T”字形结构。
主体骨架上的卡勾包括一滑杆和分别设于滑杆两端的卡榫和固定座,该滑杆、卡榫、固定座之间截面呈“工”字形结构。
该固定座、滑杆和卡榫为圆柱形结构。
该卡勾为金属材料。
该辅助骨架上的滑槽包括一供卡勾之卡榫组配的装配孔和一供卡勾之滑杆滑动、卡榫嵌装的滑道,该装配孔与滑道连通。
该辅助骨架上的滑槽之装配孔、滑道由辅助支架上开设的槽孔和固设于辅助骨架上的补强金属块上对应槽孔位置处所开设的容置空腔组合而成,其中,卡勾之卡榫嵌于该容置空腔内。
上述补强金属块由主体及盖板构成,其中主体上开设有嵌孔,上述容置空腔由该嵌孔与盖板组合而成。
上述嵌孔内表缘突伸有用于卡住卡榫的凸边。
上述辅助骨架为一具有弹性的塑胶片材。
本实用新型的与习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主体骨架与辅助骨架之间藉由卡勾、滑槽形成的伸缩机构达到马鞍上、下座垫牢固扣合之效果,其替代了习有缝合上、下座垫之方式,故本实用新型组配便捷,易拆装,避免了缝合时造成的产品变形及缝合后不易拆卸、不够牢固的缺陷产生,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体骨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卡勾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辅助骨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辅架组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辅助骨架锁紧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辅助骨架拉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卡勾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6所示,一种马鞍骨架结构,包括一装于上座垫内的主体骨架1和一装于下座垫内且与主体骨架1配合的辅助骨架2,其中:
该主体骨架1的两侧臂11上各设置有一对称的卡勾12,该卡勾12为金属材料制成,以保证滑动时所需之强度,其包括一滑杆121和分别设于滑杆121两端的卡榫122和固定座123,该固定座123则通过螺栓13组装于主体骨架1的侧臂11上,且该滑杆121、卡榫122、固定座123之间截面呈“工”字形结构(如图3),且组合后呈圆柱形结构。当然,如图11所示,该卡勾12也可以是包括一滑杆121及一设于滑杆顶部的卡榫122,该滑杆121与卡榫122之间截面呈“T”字形结构,其利用滑杆121一端直接嵌于主体骨架1的侧臂11中再由螺栓进行固定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鸿,未经张国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15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