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在直缝焊接机上的夹床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1699.X | 申请日: | 200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4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卓明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聘玉 |
地址: | 529700广东省鹤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设备,特别是一种安装在直缝焊接机上的夹床。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对金属板材进行焊接加工的直缝焊接机,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左、右夹床,操作者通过将待焊接的两块金属板放置在左、右夹床内,通过夹床上的设置的夹具将两块金属板夹紧后在进行焊接加工,为了使夹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保证夹具在使用过程中不变形,通常是将多个压板平行地安装在夹床上的连接板中并列连接成夹具组,每个压板都通过各自独立的竖向及横向调节机构与连接板活动连接,由于需要焊接的金属板材厚度不同,这样每次都要分别调节各个压板位置以更好地夹紧工件,而当夹床的长度达到2-3m甚至更长时,其上的压板差不多有近百个,这样如要调节每个压板到合适位置,调节起来工作量就非常大,不便于操作者使用,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调节压板时方便快捷且工作效率高的安装在直缝焊接机上的夹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装在直缝焊接机上的夹床,包括与机体相连的连接板和设置在连接板上的架体,所述架体的顶板和背板分别通过竖向调节杆及横向调节杆与连接板活动连接,在架体上架设有夹具组,所述夹具组由多个压板I及压板II并列排放组成,压板I的端部延伸出两条连接筋,在连接筋的侧面开有通孔I,压板II的侧面开有通孔II,所述架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嵌入两条连接筋之间的卡块,该卡块上设有通孔III,有连接杆穿过通孔I、II、III将压板I、II与架体顶板活动连接;压板I、II的前端通过复位弹簧弹性连接在架体顶板上,压板I、II与架体之间的空间内设有气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夹具组由多个夹具单元循环并列排放组成,每个夹具单元包括一个压板I和四个压板II并列排放;所述压板I和压板II的宽度为35-4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组通过卡块、连接杆与架体的顶板活动连接,而架体的顶板和背板又分别通过竖向调节杆及横向调节杆与夹床连接板活动连接,这样在调节夹具组的位置相对于工件的位置时,只需要调节竖向调节杆及横向调节杆来调节架体相对连接板上下左右方向的位置便可以实现对所有夹具的统一调整,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具组与架体顶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压板I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压板II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一种安装在直缝焊接机上的夹床,包括与机体相连的连接板1和设置在连接板1上的架体2,所述架体2的顶板21和背板22分别通过竖向调节杆8及横向调节杆9与连接板1活动连接,在架体2上架设有夹具组,夹具组由多个压板I3及压板II4并列排放组成,压板I3的端部延伸出两条连接筋31,在连接筋31的侧面开有通孔I32,压板II4的侧面开有通孔II41,架体2底部固定连接有嵌入两条连接筋31之间的卡块5,该卡块5上设有通孔III51,有连接杆11穿过通孔I32、通孔II41、通孔III51将压板I3、II4与架体顶板21活动连接;压板I3、II4的前端通过复位弹簧12弹性连接在架体顶板21上,压板I3、II4与架体2之间的空间内设有气囊7。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压板I3及压板II4与是与架体顶板21连接的,架体2的顶板21和背板22分别通过上下调节8杆及横向调节杆9与连接板1活动连接,这样在调节夹具组相对于工件的位置时,只需要调节竖向调节杆8及横向调节杆9来调节架体1朝上下左右方向移动便可以将所有夹具统一调到合适的位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夹具组由多个夹具单元循环并列排放组成,每个夹具单元包括一个压板I3和四个压板II4并列排放;为了保证夹具的刚度以及夹具对工件的夹紧力分布更加均匀,压板I3和压板II4的宽度最好为35-45mm。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调节夹具时方便快捷且工作效率高,是一种广泛安装在直缝焊接机夹床上的夹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卓明,未经黄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16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热隐形纱窗推拉窗
- 下一篇:新型镜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