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儿桌上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1763.4 | 申请日: | 200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64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而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寮步齐家日用品设计服务部 |
主分类号: | A47D1/10 | 分类号: | A47D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海燕 |
地址: | 523007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桌上 | ||
1.一种婴儿桌上椅,包括靠背(1),一端连接所述靠背(1)另一端用以卡固桌板的臂状部分(2),所述臂状部分(2)包括卡在桌板表面上的第一臂状物(3)和卡在桌板底面上的第二臂状物(4),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以一异形管(10)为支撑架,沿异形管(10)上部外侧有一“C”形卡槽(12),一塑胶条(11)穿过并卡固在卡槽(12)内,所述第一臂状物(3)内端与所述异形管(10)的外端通过一连接件(13)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桌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管(10)为截面呈椭圆形的空心管,连接件(13)外端容置在所述异形管(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桌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臂状部分(2)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臂状物(4)臂杆上的支撑臂(5),在所述支撑臂(5)的上部设有夹紧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桌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5)下部具有配合所述第二臂状物(4)的弧形槽(50),在所述弧形槽(50)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紧固螺钉(51),所述支撑臂(5)上部通过内螺纹连接一具有平头螺帽的螺杆(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桌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在桌板表面上的第一臂状物(3)和卡在桌板底面上的第二臂状物(4),通过一关节结构(20)枢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桌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机构(20)从外到内依次包括:一按钮(21)、第二臂状物(4)上端、一卡固片(22)、一卡掣(23)、一弹簧(24)、第一臂状物(3)下端,所述按钮(21)两侧对称各设有一挠性片(210),该挠性片(210)末端具有向外突出的钩部(211),所述第二臂状物(4)上端具有允许所述挠性片(210)通过的通孔(41),所述卡固片(22)具有允许所述挠性片(210)通过的通孔(220)以及一安装在第二臂状物(4)内的柄部(221),所述卡掣(23)为在圆周上具有突耳(230)在其内侧具有环形凹槽(231)的圆形卡掣,卡掣(23)中心具有通孔(232),所述弹簧(24)容置在卡掣(23)内侧的环形凹槽内(231),所述第一臂状物(3)下端具有配合所述卡掣(23)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桌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状物(3)包括通过螺钉连接的上半部分(31)和下半部分(30),上半部分(31)和下半部分(30)在第一臂状物(3)的内端部形成容置连接件(13)的空间,连接件(13)与第一臂状物(3)内端部形成关节结构(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桌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结构(14)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一按钮(32)、第一臂状物(3)上半部分(31)内端、一卡掣(33)、一弹簧(34)、连接件(13)外端、第一臂状物(3)下半部分(30)内端;所述按钮(32)两侧对称各设有一挠性片(320),该挠性片(320)末端具有向外突出的钩部(321),第一臂状物(3)上半部分(31)内端具有允许所述挠性片(320)通过的通孔(310),其下部具有吻合所述卡掣(33)的空间(311),所述卡掣(33)为在圆周上具有突耳(330)在其下侧具有环形凹槽(331)的圆形卡掣,所述弹簧上部(34)容置在卡掣(33)下侧的环形凹槽内(331),下部套设在连接件(13)外端中心的空心轴(130)上,连接件(13)外端上部具有吻合所述卡掣的空间(131);第一臂状物(3)上半部分(31)内端、卡掣(33)中心、连接件(13)外端中心、第一臂状物(3)下半部分(30)内端中心分别具有轴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桌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32)外端面具有花纹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桌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管(10)与所述第二臂状物(4)为铝质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寮步齐家日用品设计服务部,未经东莞市寮步齐家日用品设计服务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17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沟球轴承新结构保持架
- 下一篇:红外辐射管道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