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可充式喷液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1806.9 | 申请日: | 200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58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许贻明;曾永福;王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怡信磁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1/02 | 分类号: | B05B1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新南方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523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 可充式喷液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装液体的喷瓶,特指一种可循环充液使用的便携可充式喷液瓶。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便携式喷液瓶是由喷头组件、内瓶和外壳组成,喷液瓶内液体用完后无法进行补充,因此,喷液瓶均为一次性使用,液体用完后喷液瓶也无使用价值,唯有丢弃。因现有喷液瓶均采用塑胶材料制作,丢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环保,而且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一次性使用的物品无形中也不经济,并造成生产资料的极大浪费。而当使用者在选择其他大瓶的液体使用时,又不方便携带,也是使用者和生产者头疼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可充式喷液瓶,便于使用者循环充液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可充式喷液瓶,包括喷头组件、内瓶和外壳,喷头组件安装于内瓶上部,于所述的内瓶底部设有充液结构,所述的充液结构包括内瓶底部的充液口、安装在充液口的顶杆、顶杆回位结构以及密封结构;所述内瓶上还设有排气结构。
所述的顶杆设有充液管道,充液管道的出口位于顶杆的侧方并与充液口相通;顶杆的顶端形成一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上设有密封圈。
其充液过程如下:外界的大瓶的喷嘴对准便携式喷液瓶的充液口,使顶杆充液通道的入口与大瓶喷嘴对准,然后下压喷液瓶使顶杆上升,进而使顶杆上的第一密封圈与充液口上端的内壁分开,使内瓶与充液口接通,即充液管道出口与内瓶连通,大瓶里的液体由充液通道进入充液口并进入内瓶。液体进入内瓶后,瓶内的气体通过排气结构排出以保证持续充液。
具体地,所述的排气结构为设置于内瓶上部的顶部排气槽。
或者,所述的排气结构包括设置于内瓶底部的排气孔及与排气孔接通并延伸至内瓶顶部的导气管,即上方空气通过导气管由底部的排气孔排出。
或者也可以是上述两种排气结构方案并存。
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安装于顶杆的限位块的第一密封圈和位于顶杆充液管道出口下方的第二密封圈。
所述的内瓶底部的充液口上部呈V形,对应地,所述第一密封圈为V形密封圈。V形密封圈密封效果好。
于所述充液口内设置第一台阶面,第二密封圈及密封垫片位于第一台阶面下方;所述的顶杆回位结构包括套于顶杆的弹簧,且弹簧卡位于密封垫片及顶杆下部之间,呈压缩状态。弹簧将密封垫片及第二密封圈紧压于第一台阶面形成密封。
所述的喷头组件与内瓶通过倒扣结构连接。采用倒扣方式连接,其不但组装方便快捷,而且密封效果好,不易松动。
于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用于观察内瓶内液体余量的视窗。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不但便于携带,更使喷液瓶具有可重复使用的价值,使用者可以在瓶内液体使用完后,通过充液结构自行充液,而不会丢弃,从而节约成本更有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3是图1中A-A剖面图;
图4是图2中B-B剖面图;
图5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充液状态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喷液瓶由喷头组件1、内瓶2和外壳3组成,其中喷头组件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按压式喷头,如洗发水瓶、嗜哩水瓶等的喷头组件,其结构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喷头组件1通过倒扣结构安装于内瓶2的上部开口处,如图3所示,这种结构方式配合紧密、组装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喷液瓶中,还设有充液结构4,具体如下:在内瓶2的底部设有一柱形充液口21,充液口21处安装有顶杆5,顶杆5设有充液管道51,充液管道51的出口510位于顶杆5靠近上端的侧方,并与充液口21相通;顶杆5的顶端形成一限位块52,限位块52下部呈V形,所述充液口21的上部对应也呈V形,限位块52下部还安装有V形第一密封圈53,在非工作状态时形成内瓶2的内部与充液口21之间的密封。
所述的顶杆5呈“倒T”形,安装于充液口21,且其设有顶杆回位结构,该回位结构包括:在充液口21内设置的第一台阶面210、位于第一台阶面210下方的第二密封圈54和密封垫片55、弹簧56。弹簧56套于顶杆5并卡位于密封垫片55与顶杆5的倒T部之间,呈压缩状态,从而将密封垫片55和第二密封圈54紧紧压于第一台阶面210形成充液口21与外界的密封。第一台阶面210是位于顶杆5的充液管道51出口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怡信磁碟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怡信磁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18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具有5-7个碳原子链烷烃的原料的异构化方法
- 下一篇:扭转振动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