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扇冷气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2176.7 | 申请日: | 2007-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5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曾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键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24F3/14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卉 |
地址: | 528454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扇 冷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可附加于风扇上的风扇冷气罩。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电风扇,主要是通过其叶片旋转促使空气流动加快,当风吹到人体上时,促使人体散热加快,从而使人感到凉爽,这种结构的电风扇工艺较成熟,当夏天气温不太高时,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但是这种结构的电风扇的功能只能是调节室内风速及流量大小、加快室内空气流动,而本身不带冷源,不能降低风温,只能产生和室温相同的气流,特别是到了夏季炎热时期,由于空气干燥、气温高,所以电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风,起不到降温的作用。而空调机虽说能有效降温室温,但其体积大、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能耗大,难以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为此,申请号为9122582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天然冷源的电风扇,其主要由风扇部件和外罩于风扇部件上的冷源部件组成,其中冷源部件主要由机架、冷水容器及与冷水容器连接的纤维材料帘组成,从而使其使用时,与冷水容器相连的纤维布帘被水浸湿后,一旦开启风扇,湿纤维布帘上的水便会在风扇中吹出来的气流中大量蒸发,由于蒸发吸热而降低了气流的温度,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但这种结构的风扇,体积较大、生产成本高、使用不方便。此外尽管该专利中也公开了一种可与普通风扇配合使用的冷源罩和冷源屏风结构,但由于其是采用将风扇头全部套置于其内使用的冷源罩结构,所以仍存在体积较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而其所说的冷源屏风则是采用在风扇的叶片罩上直接安装冷水容器和纤维材料帘的结构,安装极为烦琐,而且常有水从纤维材料帘上滴到风扇座上,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再加上这种结构的冷源罩和冷源屏风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控制纤维布帘的吸水程度和达到不同的降温目的,所以也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此外上述冷源罩和冷源屏风在使用时,是将整个装置的重量全部承载于风扇转叶罩上,这无疑给风扇的转动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导致风扇的使用寿命不长,所以也难以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与普通的风扇配合使用而达到不同的降低气流温度和提高空气湿度的目的,同时又体积小、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的风扇冷气罩。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使用舒适的同时又不影响风扇本身使用寿命的风扇冷气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风扇冷气罩,其特点是包括可与风扇转叶罩连接的连接框架、装置于所述连接框架上端的蓄水箱及由若干条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蓄水箱和连接框架底端并呈一定间距排列的用于从蓄水箱吸水的吸水条组成的吸水帘,且所述蓄水箱上装置有用于调节其出水大小而控制所述吸水帘吸水程度的调水装置。
为使本实用新型结构可靠,且可方便根据需要更换吸水条,上述蓄水箱的底部开有多个可供上述各吸水条穿置的出水槽口,上述各吸水条的上端穿过所述出水槽口并通过一装置于上述蓄水箱内的连杆而串装于蓄水箱内,上述各吸水条的底端通过一装置于上述连接框架底端的连杆而串装于连接框架上。
并且,上述调水装置的具体结构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任意设计,为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调水装置包括可左、右滑动地装置于上述蓄水箱内底面上的用于调节上述出水槽口出水大小的调节板、装置于上述蓄水箱上的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板滑动的驱动装置,且所述调节板上对应上述出水槽口的位置相应地开有可供吸水条穿置的槽口,所述调节板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左右滑动、并使其各槽口与相应蓄水箱出水槽口实现不同程度的错位而实现调节蓄水箱出水槽口的出水大小。
为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舒适的同时又不影响风扇本身的使用寿命,上述连接框架的底部设有可拆装的用于与风扇主支柱配合使用而支撑或上提上述连接框架和蓄水箱的支撑架或提拉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键,未经曾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2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纤维中空注浆锚杆
- 下一篇:纳米铁系催化剂的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