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条形绳子防盗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2515.1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4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善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善德 |
主分类号: | E05B73/00 | 分类号: | E05B7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冬涛 |
地址: | 528415广东省中山市小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形 绳子 防盗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锁,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条形绳子防盗锁。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的发展,各地区会经常举办各种大型展销会、交易会等,而且许多商品都是开架售货,如一些数码产品、手提电脑等,展示的物品通常直接面向客户展示或让客户试用,这样物品的安全性就受到了影响,经常有陈列物品被盗走的情况发生,尤其是贵重物品,给销售商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有些不法分子看到车牌的巨大价值,盗窃车牌的事件也屡屡发生。针对上述情况,市场上陆续出现了软体绳状的防盗锁,如可将自行车与其它物体锁在一起的自行车防盗锁等,但是这些条形绳状防盗锁均是在条形绳子1的尾端设置卡槽6,当条形绳1插入锁体4后与锁体4内的横栓3组合锁紧,达到锁闭的目的,当开锁时,钥匙将锁芯5转动把横栓3拨开,锁得以开启(如说明书附图1、2所示)。但是被锁定的物体有各种形状,有各种大小,而这些条形绳状防盗锁绳的长度以及卡槽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现有技术的条形绳状防盗锁只能将被锁物品锁定,但不能将物体直接捆绑,如不能将车牌紧紧捆绑在车牌位,所以现有技术的条形绳状防盗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盗性能佳、可将物品牢牢捆绑的条形绳子防盗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条形绳子防盗锁,包括锁体、锁芯、复位弹簧和条形绳子,所述锁体内活动设置有锁定片,所述锁定片伸向锁芯的一端其上方与复位弹簧连接,锁定片靠向绳孔的部份向绳孔口方向倾斜;所述锁芯末端上设置有随锁芯转动的凸柱,所述凸柱在锁芯转动过程中可与锁定片伸向锁芯一端接触;所述绳孔为从锁体上端到锁体下端的通孔。
所述锁定片与条形绳子接触的部份可为齿形或三角形。
所述锁定片可通过固定销活动设置在锁体中。
所述凸柱可设置在锁芯的边缘处。凸柱设置在锁芯的边缘,凸柱可随锁芯的转动与锁定片伸向锁芯的一端接触并推动锁定片。
在锁紧过程中,条形绳子往A方向移动时,锁定片与条形绳子成脱离状态。
在锁紧过程中,条形绳子往B方向移动时,锁定片与条形绳子成切合状态。
锁定片活动设置,锁定片与绳孔接触一端向下倾斜,这样:当条形绳子插入绳孔往A方向移动时,锁定片的与条形绳子接触的一端在绳子的作用下可顺时针转动,锁定片与条形绳子形成脱离状态,条形绳子可继续插入一直到所需长度;当条形绳子往B方向移动时,锁定片与条形绳子接触的一端被条形绳子带动逆时针转动,阻碍条形绳子往B方向移动,条形绳子防盗锁被锁定。在锁芯上设置有凸柱,当开锁时,锁芯带动凸柱转动,在凸柱的作用下,锁定片伸向锁芯的一端被向上推动,锁定片接触条形绳子的一端顺时针转动,条形绳子与锁定片完全脱离,使条形绳子得以往B方向移动,达到开启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条形绳子防盗锁不仅可按照物品的实际大小将物品直接捆绑锁定,而且还可以在物品的任何位置进行锁定,起到更好的防盗作用,方便消费者的使用,可用于自行车、井盖、车牌、展览物品等的锁定,扩大了条形绳状防盗锁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条形绳子防盗锁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条形绳子防盗锁锁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锁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锁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锁紧过程中锁定片齿端与条形绳子脱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锁紧过程中锁定片齿端与条形绳子切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开启过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防盗锁包括锁体4、锁芯5、复位弹簧2和条形绳子1,锁体4内活动设置有带齿锁定片7,齿向下倾斜,锁定片伸向锁芯一端11其上方与复位弹簧2连接,锁定片7靠向绳孔12的部份向绳孔12口方向倾斜;锁芯5上设置有随锁芯5转动的凸柱9,凸柱9可与锁定片伸向锁芯一端11接触,凸柱9设置在锁芯5末端的边缘处;绳孔12为从锁体4上端到锁体4下端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善德,未经李善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25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