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膜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2606.5 | 申请日: | 200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38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桂兰 |
主分类号: | H05B3/34 | 分类号: | H05B3/34;H05B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创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新杰 |
地址: | 511442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热膜属于电加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热膜。
背景技术
平板电热膜是将电热膜均匀的覆着在绝缘基体材料上,如陶瓷、石英玻璃等表面上,采用高温烧结或是其它方法,使电热膜牢固覆着在绝缘基体材料表面上,电热膜为同一个整体平面状,而电热膜的厚度对电阻有一定的影响。在通电发热时,整体面状的电热膜易于电源电极接触处产生大的过电流而造成发热过高烧毁电极而降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热效率高,节能,安全,使用寿命长,发热均匀的电热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电热膜的发热是电流流经电阻而产生热量外散,发热量的大小取决于电阻,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膜使电热膜上电阻值因一定的差异,而造成电热量的不同,电热膜是由电热膜和绝缘基体组成,在绝缘基体上覆着电热膜,电热膜是凹凸式,在电热膜的两端外接引线,电热膜凹凸式形成厚度不同,在凹的部分厚度小,在凸起的部分厚度大,电热膜由于凹凸各层电阻值不同,可以有效的避免电热膜发热不集中,或是部分过热烧毁电极而降低使用寿命降。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膜是由内到外呈阶梯状,电热膜的两端厚度大于中间的厚度,呈阶梯状,中间部分凹,两端部分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膜是由外内到内呈阶梯状,电热膜的两端厚度小于中间的厚度,呈阶梯状。中间部分凸起,两端部分凹。呈阶梯状。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膜是凹凸式,电热膜的两端厚度小于中间的厚度,中间部分凸起,两端部分凹。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膜是凹凸式,电热膜的两端厚度大于中间的厚度,中间部分凹,两端部分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膜的凸起部分,可以是由多个电热膜层重迭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膜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半圆形,也可以是多边形,或是椭圆形,电热膜的每一阶宽度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相等,根据电热量的需要而定。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热效率高,节能,安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热膜是由电热膜2和绝缘基体1组成,电热膜覆着在绝缘基体上,在电热膜的两端外接引线,电热膜是凹凸式,由内到外呈阶梯状,电热膜的两端厚度大于或小于中间的厚度。中间部分凹,两端部分凸起。凸起部分是由多个电热膜层重迭组成。
如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绝缘基体1上覆着电热膜2,电热膜是凹凸式,电热膜的两端厚度大于中间的厚度。中间部分凹,两端部分凸起。
如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绝缘基体1上覆着电热膜2,电热膜是凹凸式,电热膜的两端厚度小于中间的厚度。中间部分凸起。
如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绝缘基体1上覆着电热膜2,电热膜是凹凸式,电热膜的两端厚度小于中间的厚度。中间部分凸起,凸起部分是由多个电热膜层重迭组成。电热膜由于各层电阻值不同,最外层最低阻抗层再与电源电极结合后外接引线或接线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桂兰,未经陈桂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26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