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纸塑定位的对版复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3160.8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60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许鹏;葛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华鹰软包装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F1/00 | 分类号: | B31F1/00;B32B41/00;B32B38/1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瑞雯 |
地址: | 515064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定位 复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版复合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纸塑定位的对版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纸(第一基材)-塑(第二基材)复合(或转移)产品中大量使用已印图案或定长涂布的卷筒膜材料,但是,由于已印图案或定长涂布制作过程中会出现版长之间的长短不一,而不是一种规则的变化,所以经纸-塑复合后的复合纸其印刷图案会产生位置偏差,当复合纸转入凹印、柔印生产工序或制袋、压痕、制盒生产工序时,大量的印刷图案出现版缝中,使产品报废,其浪费已对产品的生产成本构成了威胁。为此,提供一种带预印基准的用于纸塑定位的对版复合装置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一种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预印基准的用于纸塑定位的对版复合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纸塑定位的对版复合装置,包括第一基材输送机构、第二基材输送机构和复合机构,第一基材输送机构的基材输出端、第二基材输送机构的基材输出端分别与复合机构的基材输送入端相对应;第一基材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基材放卷架;第二基材输送机构包括第二基材放卷架、第二基材进卷牵引辊和涂胶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基材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基材输送速度自动调节机构,第二基材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基材输送速度自动调节机构,第一基材输送速度自动调节机构和第二基材输送速度自动调节机构分别与一个系统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基材输送速度自动调节机构包括基准点预印机构、预印基准点长度检测传感器、交流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基准点预印机构设在第一基材放卷架的后方;预印基准点长度检测传感器设在基准点预印机构的后方,预印基准点长度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系统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交流伺服电机与基准点预印机构传动连接;驱动器信号输入端与系统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驱动器信号输出端与交流伺服电机连接。上述预印基准点长度检测传感器可以水平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基材输送速度自动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基材版长检测传感器、交流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第二基材版长检测传感器设在涂胶机构与复合机构之间,第二基材版长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系统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交流伺服电机与第二基材进卷牵引辊传动连接,驱动器信号输入端与系统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驱动器信号输出端与交流伺服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纸塑定位的对版复合装置是通过基准点预印机构对第一基材即主基材(纸)预印一个基准标记,预印基准点长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基准长度信号,再将基准长度信号输送系统控制器;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二基材版长检测传感器检测出涂胶后复合前的第二基材即次基材(塑料薄膜)上已印图案版长的实际长度误差信号,第二基材版长检测传感器再将版长的实际长度误差信号输送给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器接收到基准长度信号和实际长度误差信号后,通过对两个进行比较和处理,然后由系统控制器输出一个信号给第二基材输送速度自动调节机构的驱动器,该驱动器便会驱动与其连接的交流伺服电机的产生转动速度,通过改变第二基材进卷牵引辊线速度差,第二基材输送速度发生变化,将不规则版长的第二基材拉伸到设定的版长间距,再与第一基材复合,所以经纸-塑复合后的复合纸其印刷图案不会产生位置偏差,因而减少了后道印刷工序因版缝不规则而引起的浪费。
为了使复合机构与第一基材的输送同步,所述复合机构还包括复合基材输送速度自动调节机构,上述复合基材输送速度自动调节机构包括交流伺服电机及驱动器,交流伺服电机与复合机构的复合辊传动连接,驱动器信号输入端与系统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驱动器信号输出端与交流伺服电机连接。这样,以第一基材的输送速度为基准,通过系统控制器控制复合机构输送复合基材的速度与第一基材的输送速度同步,再通过改变第二基材的输送速度,改变第二基材的复合位置,从而达到对版复合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华鹰软包装设备总厂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华鹰软包装设备总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31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风防眩板
- 下一篇:在线电解修整电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