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检测仪器连接用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3421.6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96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斌;唐耀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日新电线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11/00;H01R11/11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检测 仪器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检测仪器连接用线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医用检测仪器连接用线。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设备是当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它需要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特别是移动式设备需要在不同的地区环境和温度下正常使用,这就对设备各个方面的要求都较高,需要在各种环境和温度下使用都能保证设备的检测精度。目前使用于医用检测仪器连接用线,由于线的结构和材料的组合上有缺陷,使用环境温度受限制,并且绝缘层外径大。一些不受环境温度和防电磁干扰性好的电线又因为径粗,电缆线性机械特性表现为硬质、弹性大、体积大,在设备生产装配中,电气连接不方便。特别是当用于特殊要求的医疗设备电气连接中时,经长期使用有可能造成连接状态不稳定,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对诊断或医疗造成不良影响。另外,现有该用途连接线的绝缘层为低烟低卤绝缘材料,连接线经长期使用并遇过热现象时,仍释放低卤素元素,对医疗环境不利。为避免上述现象,这就需要一种内部信号传输稳定、耐腐蚀、无毒性、曲绕性好的连接用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医用检测仪器连接用线,使医用检测仪器电气连接方便,长期使用,电气连接稳定,遇热时绝缘层不释放有毒卤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检测仪器连接用线,它包括有绝缘外被层、由透明麦拉带缠绕而成的包覆层、两根导线、两根信号线及一软管;其中所述的导线、信号线和软管穿设在包覆层的里面,绝缘外被层则以包覆的形式设置在包覆层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的两根导线为外覆无毒SR-PVC做绝缘层的裸铜线。
其中所述的两根信号线为外覆无毒SR-PVC绝缘内层的导体线,其中所述导体线一根为康铜线、一根为裸铜线。
其中所述的软管为空心PVC管。
其中所述的绝缘外被层为PVC塑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包括有绝缘外被层、由透明麦拉带缠绕而成的包覆层、两根导线和两根信号线及一根软管;其中所述的导线、信号线和软管穿设在包覆层的里面,绝缘外被层则以包覆的形式设置在包覆层的外表面;其中的导线为外覆无毒SR-PVC做绝缘层的裸铜线,信号线为外覆无毒SR-PVC绝缘内层的导体线,导体线一根为康铜线、一根为裸铜线,软管为空心PVC管,绝缘外被层为PVC塑料层。这么一种医用检测仪器连接用线,具有不受地区环境温度影响、耐腐蚀、环保无污染等优点;绝缘层采用无毒的环保型SR-PVC塑料,可以有效的改善医疗环境;康铜和裸铜做成的信号线具有传输信号灵敏度高,增加内部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导线和信号线采用单支0.08-0.1绞合而成,能很好的增强连接线的抗拉性和曲绕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2所示,一种医用检测仪器连接用线,包括有绝缘外被层1为环保型的PVC塑料层,具有良好的耐温性、阻燃性,其紧密地缠绕在包覆层2的外表面。其中由透明麦拉带缠绕而成的包覆层2,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它包覆着两根导线、两根信号线和一根软管7,其中的导线为外覆无毒SR-PVC做绝缘层4的裸铜线3,两根信号线为外覆无毒SR-PVC绝缘内层6的导体线5,其中所述导体线5一根为康铜线、一根为裸铜线,其中康铜线或裸铜线绞合而成,具有灵敏度较高,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其中软管7为空心PVC管,具有良好的抗拉性和柔软性。导线和信号线的绝缘料都为为SR-PVC塑料,有无毒性、环保的作用,其信号线的绝缘内层6制成鸭绿色和鸭红色,导线的绝缘层4制成黑色和白色以示区别。总体结构曲绕性能好,并且柔软性好,以及体积小,适宜于医疗检测仪器连接用线。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日新电线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日新电线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34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彩筒及钻类拼粘灯光工艺画
- 下一篇:纳米银管线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