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片式摄像头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3432.4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43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凌代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代年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1L27/1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灵周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片式 摄像头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拍照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和MP4播放器等便携式数码设备的摄像头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数码产品集成了多种功能。摄像头模组,即是将光学透镜与影像传感器(CCD或CMOS)合起来成为一种小型的光学数字图像转换模组。将摄像头模组集成在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MP4等便携式数码设备上,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和追捧,是一种时尚的体现。
一般的定焦摄像头模组由镜头组件(lens)、基座(holder)、影像传感器(CCD或CMOS)以及线路板组成,镜头组件通过基座与影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相对应,并一同组装于线路板上(图1);影像传感器与线路板4上内部电路电连接,影像传感器及线路板将采集到的光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再通过线路板4上的连接器与外围设备(如手机主体)连接。传统的摄像模组主流封装技术有芯片级封装(CSP,Chip Scale Package)板上芯片(COB,Chip On Board)两种。
目前,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MP4播放器等正朝着微型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现有技术的摄像头模组结构复杂,需要外加FPC或PCB将电路引出,体积大,限制了数码产品微型化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的贴片式摄像头模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镜头组件和影像传感器(CCD或CMOS)芯片组成,镜头组件贴装在影像传感器(CCD或CMOS)上,其创新点在于:镜头组件直接贴装在影像传感器(CCD或CMOS)芯片上,摄像头模组与外围设备主线路板之间的连接用SMT贴片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效果是:将镜头组件直接贴装在芯片上,利用表面贴装技术(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将摄像头模组直接贴装于外围设备主线路板上,因此,其结构相比现有技术更简单、模组体积比CSP更小,直接贴片,无需引线,对信号基本无损失,减少了材料和工艺流程,加工容易,清洁、维修方便,良品率更高,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3所示,摄像模组由镜头组件1和影像传感器(CCD或CMOS)芯片3组成;镜头组件1是由镜罩和1~n片的镜片2封装组成,如图2;或者由1~n片的镜片5直接封装组成,如图3。根据芯片的像素和芯片感光尺寸决定镜片数量。采用贴装技术将镜头组件1直接与3芯片封装在一起,作为一个电子元件形式。摄像头模组与外围设备主线路板之间的连接用SMT贴片完成。
摄像组件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物体通过镜头组件(LENS)聚集的光,通过影像传感器(CCD或CMOS)芯片3,由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经内部图像信号处理器(ISP)转换后变为数字图像信号。再经内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处理,转换为标准的RGB、YUV格式图像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代年,未经凌代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34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