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防盗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3602.9 | 申请日: | 200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16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姚妃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妃光 |
主分类号: | E05B67/00 | 分类号: | E05B67/00;E05B67/38;E05B1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24200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防盗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型防盗锁,特别是一种多保险功能的可防撬、防内外拉力、防压缩、防重锤撞击、防暴力破坏的安全防盗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U型防盗锁一般包括U型锁架、锁套、轴套及锁销,锁套和轴套固定在U型锁架的两端,锁销活动套接于锁套和轴套中形成一锁定结构。锁销轴接于锁套及轴套的两端为锁端、轴接端,如专利号为ZL 01221005.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现有的U型防盗锁虽然具有防锯、防焊割的功能,但由于其锁端设计成圆柱体形状,当人为将U型锁架的开口宽度压缩后,轴接端便脱离轴套,用力旋转锁销就可以强行开锁,且现有防盗锁由于锁芯外侧没有挡板,锁端上的螺纹与锁销的外径大小一样,用力敲打锁销的尾端,锁芯及锁销便从锁套端脱落,现有技术的缺点给具有非法目的的人提供了盗窃的机会,而且现有防盗锁的锁套与圆柱形锁端容易被破坏,造成无法上锁或者开锁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独特,经内部精密处理,能起到防撬、防内外拉力、防压缩、防重锤撞击、防暴力破坏的安全防盗锁。
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防盗锁,包括U型锁架、锁销及设于U型锁架两端的锁套及轴套,锁销包括锁端及轴接端,锁套内设有与锁端旋接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端设有定位部,锁套设有与定位部配合限制锁销转动的卡位,轴接端设有卡销,轴套上设有容纳卡销以限制锁销轴向运动的限位槽,所述锁套内设有一档板,该档板置于锁芯钥匙插入端侧。
所述定位部为凸部,所述卡位为承接该凸部的凹槽。
所述卡位为凸部,所述定位部为承接该凸部的凹槽。
所述轴套上设有承接锁销上的凸部的接纳槽。
所述锁端设有一带外螺纹的螺接部,该螺接部与锁芯旋接。
所述螺接部横截面的直径小于锁销的外径。
所述锁端还设有一可卡住锁套锁销插入端侧的防撬卡凸。
本实用新型的防盗锁锁套上的卡位及轴套上的限位槽与锁销配合限制其转动,即使缩小U型锁架开口的宽度,也因锁套上的卡位与定位部的相互作用而无法转动锁销非法开锁;如果想通过拉大U型锁架的开口宽度开锁,由于锁头的锁紧作用及轴套上限位槽与卡销的卡阻作用而无法非法开锁;即使通过人为因素缩小U型锁架开口的宽度,再大力击打锁销的尾端,由于挡板的保护作用,同样达不到击落锁芯的目的,只能用专用的钥匙才能开锁,因此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盗贼的多种作案手段提出的防盗功能强的防盗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盗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锁端与锁套衔接的示意图;
图3是锁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U型锁架1、锁销2及设于U型锁架1两端的锁套3及轴套4。锁套3内设有与锁端旋接的锁芯5,锁芯通过钥匙锁紧或松开锁销2。锁销2包括可插入锁套3内的锁端21及轴接于轴套4内的轴接端22,锁端21上设有定位部及可卡住锁套锁销插入端侧的防撬卡凸25,锁套3内设有与定位部配合限制锁销2在锁套3内转动的卡位,轴接端22设有卡销23,轴套4上设有容纳卡销23以限制锁销2轴向运动的限位槽。如图3,锁端21设有一带外螺纹的螺接部211,螺接部211与锁芯旋接,其横截面的直径小于锁销2的外径。锁套3内还设有一档板6,档板6置于锁芯5钥匙插入端侧用于防止锁芯5被外力强行敲出,即使盗贼强行缩小U型锁架1的开口宽度使得轴接端22外露后用力敲击锁销2,由于防撬卡凸25卡住锁套3及挡板6的抵挡,锁芯5也不会从锁套3中脱落,故而能提高本实用新型防盗锁的防盗功能。
如图2、3所示,锁销2上的定位部为凸部24,锁套3内的卡位为承接该凸部24的凹槽,当锁销2插入锁套3后,锁套3内的凹槽便卡住凸部24,因而锁销2无法在锁套3内旋转而强行脱离锁套3。轴套4上开设承接凸部24及防撬卡凸25的接纳槽41,在锁销2后退时凸部24及防撬卡凸25卡接于接纳槽41内从而增加U型锁架1的开口宽度以适应大宽度的轮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妃光,未经姚妃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36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疏水性氧化钛细粉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调节装置和操作调节装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