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3848.6 | 申请日: | 2007-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2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承业 |
主分类号: | A47J27/02 | 分类号: | A47J27/02;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具体是涉及一种有不粘功能的少油烟或无油烟的复合锅。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使用的锅具多用低碳钢或铸铁锅,这种材质的锅价格便宜,并可在使用时微量供给人体所需铁质,但其抗氧化性能差、易腐蚀。还有不锈钢锅虽然耐用,但导热性能差,受热不均匀,使用时油烟多。市场上也有一种铸铝无烟锅通过增加锅体厚度均匀热量,内表面制成螺丝纹或微孔以增大锅表面的散热面而达到少油烟的效果;另有一种复合无烟锅,是用铝板和不锈钢板或两层或三层通过机械复合而成,这两种无烟锅都存在制造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等缺点,过高的价格也影响它的广泛推广,难以进入千家万户。如申请日为2003年11月25日,申请号为200320108321.0,实用新型名称为复合锅的专利申请,其包括有铝质锅体,锅体的底部复合上导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磁材料采用钢丝编织而成的编织片材,编织片材通过冷挤压工艺或冲压工艺使编织片材镶嵌在锅体的底部里,使锅底的铝金属变形后挤入到编织片材的网孔内,同时编织片材的钢丝嵌入到铝质锅底内,与锅底紧紧抱住,从而将编织片材复合固定在铝质锅底的底部上。此专利就是钢丝与铝质锅体复合构成,它同样存在加工复杂,弧形锅底钢丝片材还存在受热不够均匀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抗氧化腐蚀、导热性能和蓄热性能好,受热均匀,制造简单、成本低、符合卫生要求的复合锅,其应用广泛,电磁炉、明火炉皆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上述效果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锅,包括锅体,锅体为铸铁锅或钢锅,其特征在于,该锅体内表面附有一层金属或合金,在金属或合金层表面覆有封闭涂层,锅体外表面覆有陶瓷层。
所述金属或合金层为不锈钢及镍基合金、或铜及铜基合金、或铝及铝基合金。
所述封闭涂层为氟碳涂层、或有机硅涂层、或聚醚砜涂层。
本复合锅是在锅体表面采用工业上成熟的金属或合金热喷涂工艺和液体涂料喷涂工艺加工而成,具有如下特点;
1、由于锅体被覆合前经过打砂处理,热喷涂是一种高温熔射的过程,锅体与金属或合金部分相互渗进,结合力强,不会因锅具高温干烧及长期使用的冷缩热胀而造成离层或变形;喷涂所用的金属抗氧化性能好,因此锅具也经久耐用。
2、本锅具采用特殊复相合金结构,是利用了材料的显热储热、潜热高密度储热、快速导热等性能的结合,在一定时间内控制烹饪时油温在摄氏220度以下,食油不会气化,使锅达到不产生油烟或少油烟的效果,从而使所烹饪食物不致烧焦,保障了食物的食用营养和健康。
3、由于锅具所复合的金属或合金是高温熔射制成的,呈砂面状,烹饪时形成微气垫而具物理不粘性;在其表面涂覆的不粘涂层,嵌入到砂面硬质金属或合金层砂孔内,附着力良好,不但为金属或合金层起到封闭作用,而且锅具在烹饪时无惧金属铲具的使用,此种复合结构的涂层硬度高、特别耐磨、高温下非常稳定,避免了一般不粘涂层和涂料类陶瓷涂层在高温下会回软的缺点。本锅具是一种真正可用金属铲的不粘锅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锅体1、内表面的金属或合金2、金属或合金表面的封闭涂层3、外表面的陶瓷层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锅,包括锅体1,锅体1为铸铁锅或钢锅,锅体1被覆合前经过打砂处理,再在锅体内表面附有一层金属或合金2,在金属或合金层表面覆有封闭涂层3,锅体外表面覆有陶瓷层4。该金属或合金层2为不锈钢及镍基合金、或铝及铝基合金、或铜及铜基合金,所述封闭涂层3为氟碳涂层、或有机硅涂层、或聚醚砜涂层;封闭涂层,嵌入到砂面硬质金属或合金层砂孔内,附着力良好,为金属或合金层起到封闭作用;涂覆陶瓷层加工方便,也有助于保持锅体的受热均匀,延长锅体寿命。
最后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承业,未经杨承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38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