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回热器的热泵干燥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3925.8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22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化;张进疆;陈明;吴耀森;李浩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6B23/10 | 分类号: | F26B2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本谦 |
地址: | 51063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回 干燥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机,特别是一种带回热器的热泵干燥机。适合于高蛋白、高温容易变质的物料干燥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干燥一些高蛋白、高温容易变质的物料一般都采用热泵干燥机,热泵干燥机所用的热泵主要由压缩机,热泵工质、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热泵工质经压缩机压缩后流入冷凝器对外放热并冷却成液体,液体的热泵工质经冷凝器后的膨胀阀处节流成相对低温低压的汽液混合物,该汽液混合物流入蒸发器并在此吸收外界热量蒸发成汽体,从蒸发器出来的汽体又进入压缩机再次压缩,如此不断,热泵工质完成被压缩,在冷凝器处对外放热,然后又在蒸发器处吸热的热力循环。热泵干燥机正是利用热泵的工作原理来实现物料干燥的,它让干燥介质流经热泵的蒸发器表面,使干燥介质的温度降至其露点以下,排出水份,所排出的水沿排水管排出干燥机外。随后让除湿后的干燥介质再经冷凝器表面进行等湿加热提高其载湿能力,最后将加热后载湿能力较高的干燥介质送至待干燥的物料,带走物料的水份以实现干燥目的。因此,热泵干燥机与以往干燥设备相比具有能耗低和干燥速度快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热泵干燥机的除湿效率、降低除湿能耗和运行成本,提供一种带回热器的热泵干燥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一种带回热器的热泵干燥机,包括干燥介质流动通道,风机和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膨胀阀及冷凝器组成的热泵,其特征在于还有一个回热器,所述的回热器的热端和冷端分别设置于热泵的蒸发器前面和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的干燥介质流动通道内。
现有的回热器主要由热端和冷端连接为一整体,回热器的冷端与热端之间具有良好的传热效果,热端吸收高温介质的热量并传递至冷端,再由冷端将热量释放到低温介质,完成高、低温介质的间接换热过程。本实用新型正是利用回热器的这种工作原理对现有热泵干燥面进行改造来实现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本技术方案是这样工作的:启动风机和热泵后,干燥介质便进入干燥介质流动通道内,先后流经回热器热端、热泵蒸发器、回热器冷端、热泵冷凝器,最后由风机吹向待干燥的物料。干燥介质流经蒸发器后温度下降,甚至排出水份,继而流向回热器冷端,吸收回热器冷端的热量,冷端具有温度下降趋势,冷端便从热端吸取热量使其温度上升以到得温度动态平衡。热端温度下降便不断吸收流经其表面的干燥介质的热量再传递至冷端。由此可见,回热器热端与冷端的平衡温度始终低于流经热端的干燥介质的温度。因此,回热器热端对干燥介质具有降温作用,使干燥介质在流经热泵蒸发器前进行了预冷却,提高了热泵蒸发器的降温除湿效率。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干燥介质从回热器热端到热泵的冷凝器依次经历了如下过程:①降温→②降温并除湿→③等湿加热→④等湿加热。而现有热泵干燥机,干燥介质仅经过②和④过程、除湿效率明显不如回热型热泵干燥机。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热泵干燥机相比,能进一步提高除湿效率,降低除湿能耗和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带回热器的热泵干燥机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带回热器的热泵干燥机,包括有干燥介质流动通道1,风机2及主要由压缩机3、蒸发器4、膨胀阀5和冷凝器6组成的热泵7,其主要改进之处是还有一个由热端8和冷端9构成的回热器10。该回热器10的热端8和冷端9分别安置于热泵7的蒸发器4的前面和蒸发器4与冷凝器6之间的干燥介质流动通道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39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浇砼用轻质胎模构件
- 下一篇:用电智能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