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沥青洒布车的沥青排放口保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3935.1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2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郭智健;冯品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16 | 分类号: | E01C19/1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洒布车 排放 保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洒布车,特别是沥青洒布车的沥青排放口保温装置,主要适用于乳化沥青的保温。
背景技术
沥青洒布车在沥青公路修建与养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能在沥青洒布作业完成后把沥青罐中的剩余沥青排尽,避免残存的乳化沥青凝结在罐体内部,影响后期注入的乳化沥青质量和降低沥青的洒布质量,常在沥青罐的底部设有放油装置。但由于残余沥青的量少而散热面积大导致温度下降过快,沥青在温度下降后流动性降低、粘度变大,冷却后就凝固在排放口周围及排放装置上,沥青因此无法排尽,并且影响放油阀顺利开启与关闭。中国专利号200520079037.4公开一种用于对沥青、原油进行热化处理的加热保温装置,由燃煤真空热超导炉、物料贮存罐和设在物料贮存罐内的热管加热器组成,加热器的进、出热管分别与热超导炉的出、回热口接通,在物料贮存罐内平向插装有一根与热超导炉烟道管连通的烟道预热管。物料贮存罐下端设有物料输出管。该结构利用热管加热器和贮存罐内物料进行热交换的方式对物料均匀加热,但是,当物料剩下少量时,物料周围空间大,散热快,再经过物料输出管时,物料容易凝结,堵塞物料输出管,影响下次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沥青因温度降低而凝滞在排放口附近导致不能排尽的现象,改善沥青洒布车的沥青洒布作业质量,且结构简单并能降低劳动强度的沥青洒布车的沥青排放口保温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沥青洒布车的沥青排放口保温装置,包括沥青罐,沥青罐底部开设有放油口,其结构特征是放油口外侧设置有加热容器,热油进口管及热油出口管与加热容器相通;沥青排放管贯穿加热容器与放油口连通。
所述加热容器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连接在沥青罐放油口的边沿罐壁上,外壳连接在沥青罐的外壁上,内壳外壳之间形成夹层空间;热油进口管和热油出口管分别穿过沥青罐并与夹层空间相通;沥青排放头管穿过夹层空间与放油口连通。夹层空间呈凹字形,内壳和外壳上设置有与沥青排放头管外径匹配的同轴孔,沥青排放头管一端分别与内壳孔和外壳孔焊接。
所述沥青排放头管另一端与上法兰焊接;沥青排放尾管一端与下法兰焊接,阀门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上、下法兰之间,并与沥青排放头管和沥青排放尾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热油在夹层空间中循环流动补充了散失的热量,避免了沥青排放口因热量的散失而使残余沥青凝滞而不能排尽的现象,确保阀门能够正常的开闭,提高了后期进行沥青洒布作业时的沥青洒布质量。气动碟阀的使用能通过操作平台按钮方便的控制阀的开关,降低了劳动强度。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4,本沥青洒布车的沥青排放口保温装置包括热油进口管1、沥青罐2、加热容器31、内壳3、外壳4、上法兰51、下法兰52、螺栓连接件6、沥青排放尾管7、阀门8、沥青排放头管9及热油出口管10。沥青罐2底部开有放油口21,加热容器31的内壳3和外壳4开有与沥青排放头管外径相配合的孔。内壳3焊接在沥青罐2放油口21的边沿罐壁上,外壳4焊在沥青罐的外壁上,内壳外壳之间形成夹层空间,热油进口管1和热油出口管10分别穿过沥青罐2并与加热容器连通。沥青排放头管9一端与上法兰51焊接,另一端穿过加热容器分别与内壳3孔和外壳4孔焊接;沥青排放尾管7一端与下法兰52焊接,阀门8通过螺栓组件6固定在上法兰51和下法兰52之间,并与沥青排放头管9和沥青排放尾管7连通。阀门8为气动蝶阀,通过管路与控制平台开关按钮与气路连接。其工作原理是:热油从热油进口管1进入到加热容器31的夹层空间后再通过热油出口管10流出,热油的循环流动补充了散失的热量,避免了沥青排放口温度因热量的散失而使残余沥青凝滞而不能排尽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3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级自动防火电热毯
- 下一篇:兼具按摩效果的液物吸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