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晕车带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4059.4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55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许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春龙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H39/04;A61H99/00;A61K36/906;A61K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300广东省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晕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运用物理技术和功能防治晕车。免吃药,外用一副带子就有奇特功效,无任何毒副作用。涉及人们乘坐车、船、飞机时出现眩晕、头昏、恶心和呕吐等晕车状况,是能预防、消除或改变减轻这些状况,这副带子称为晕车带。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想解决晕车问题主要是使用含有催眠、镇静镇吐剂的晕车药,口服和携带不方便,见效慢,效果差甚至无效,对五脏六腑和神经产生毒副作用,有时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青光眼,前列腺肥大,严重心、肝、肾、肺、肠胃疾患,糖尿病等人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能服用。禁忌症多,可产生精神和躯体的药物依赖性,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和定向障碍。晕车者旅途艰难困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晕车者消除乘车、船、飞机眩晕、呕吐的恐惧感和诸多不便,克服口服晕车药的副作用和毒素,使各种各样的人群特别是老人少儿、体弱多病、孕妇乳妇能够轻松愉快乘坐车船,舒舒服服过旅途生活,本实用新型提供奇特的外用晕车带能够使晕车者在乘坐车、船、飞机时不晕车,消除或减轻眩晕、恶心和呕吐的症状,而且携带方便,见效快,能解决大多数人的惧车和晕车问题。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发明晕车带。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晕车带,用各种颜色的带状物纺织品松紧带,摩丝贴或钩型环型扣子、弹力胶布固定物,棉花纱布垫做成一副两条长方形的带子,其特征是:带子一端缝上棉花纱布垫,另一端缝上一块摩丝贴,背面在靠中间近棉花纱布垫后面位置上缝另一块摩丝贴,棉花纱布垫洒上有辅助作用的镇静止呕抗眩晕的粉末,成为晕车带。棉花纱布垫可缝在带子一端,也可缝在带子的中间或固定在带子上,带子可用纺织品制作,也可用弹力胶布、软塑料、橡胶制品制作。防止晕车的效果更好,也可将生姜、薄荷、磁石、有芳香味的粉末的辅助品提炼浓缩成膏剂粘固在带子上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克服吃晕车药出现的口渴、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嗜睡、心悸、头痛、定向障碍、尿潴留、便秘或各种皮疹、剥脱性皮炎和多形红斑的皮肤反应和其它毒副作用。晕车带适用各种人群使用,无任何禁忌症,更不会产生任何过敏反应,携带方便,见效快。乘车、船、飞机时扎上晕车带可预防晕车,或当有眩晕、呕吐感时,马上扎上晕车带,在5至10分钟后就能使晕车人消除不适感,开始平静舒服,一直轻松愉快到圆满结束旅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作用原理图。单纯一条带子扎在手腕上压缩气流、血流。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正面和背面同样的构造图。就是一条长方形带子。扎在两手腕上能拉紧固定就起作用。正反各有1块摩丝贴。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正面构造图。在第一实施例加上棉花纱布垫,重点压在寸、关、尺的脉位。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背面构造图,只有1块摩丝贴。
图中1松紧绷带;2摩丝贴;3棉花纱布垫。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就是一条带状物体,各种颜色均可。一般用松紧带,也可用其它的纺织品或其它物品,只要能对准寸、关、尺脉位扎在手腕上束紧就能起防治晕车的作用。
在图2所示实例中,带子加上一对摩丝贴,起固定作用。当带子拉紧时,将摩丝贴合住就能固定。也可采用其它环形、钩型等能扣住的物件作为固定用。
在图3所示事例中,在图2的一端加上一块棉花纱布垫,棉花纱布垫也可加在带子的中间或任意的位置。只要将纱布垫对准并压在寸、关、尺脉位上,效果比较好,能重点压着动脉、静脉控制气流、血流,减少皮肤和肌肉的压缩深度。在棉花纱布中洒入生姜粉、薄荷粉、磁石粉等,有芳香气味,除汗止汗,活血通经,止呕止吐,纳气潜阳,镇静安神,疏风辟秽,清利头目,回阳窍耳等,提高防止晕车的功效。也可将以上物品做成膏状固定在带子上使用。
该实用新型采用带状物体,用纺织品松紧带制作成为长20至40厘米,宽2至5厘米的带子,用摩丝贴或钩状环状等扣子做为固定用,适当拉紧固定好,这样能压缩到动脉和静脉,能立即控制体内的气流和血流,有效地稳定体内原有的气压和血压。在带子缝上一块长约5厘米,宽约4厘米的棉花纱布小方块,也叫棉花纱布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春龙,未经许春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40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