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4076.8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25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立刚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玉英 |
地址: | 523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在电脑主板上用于支撑CPU和散热器的背板。
背景技术
CPU装在电脑主板正面的连接器(SOCKET)上,电脑主板背面对应位置装有背板,用于支撑CPU及其连接器和散热器。用于安装插针式CPU的电脑主板(DIP型主板),其背板上设有凹坑以容纳连接器的插针。由于设置凹坑会降低背板的强度和刚度,故凹坑的大小以恰好能容纳连接器的插针为宜,面积不宜做得太大,否则会影响背板的强度和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背板在设置凹坑后强度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给出背板,其设有与连接器的插针分布位置相配的凹坑,其特征是,凹坑的侧边局部向外延伸形成加强筋。
虽然凹坑的侧边局部向外延伸增大了凹坑的面积,但由于形成了加强筋,反而增加了背板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的背板,其中部设有凹坑1,凹坑1为正方形,与CPU的插针的分布位置相配,凹坑1的侧边局部向外延伸形成两条加强筋2,本实施例的加强筋2为纵向,即与背板的长边3平行。凹坑1中央5被挖空,用于适配旧式的小型插针式CPU。
如图3给出了另一种背板,其设有三条加强筋2,凹坑1中央没有被挖空。
加强筋2也可以为横向,即与背板的宽边4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立刚,未经赵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40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