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热水设备的制冷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4204.9 | 申请日: | 200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98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苏宇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宇贵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4H4/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F辉 |
地址: | 510935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热水 设备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采暖和加热水设备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空调热水的需求越来越多,针对市场的需求,目前出现了一种空调热水复合机,主要利用空调的冷凝热来制取生活热水,由于其功能相对较多,所以其连接管路也相对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热水设备的制冷系统,该一种空调热水设备的制冷系统的连接管路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酒店客房、家庭等场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空调热水设备的制冷系统,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节流元件、室外换热器首尾连接而形成制冷采暖用制冷剂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该制冷系统还包括有水侧换热器,水侧换热器的氟侧通过连接管与上述制冷采暖用制冷剂循环回路连接而与压缩机、四通阀、节流元件、室外换热器组成热水加热用制冷剂循环回路;水侧换热器的水侧连接进水管、出水管而形成热水加热管路,在该热水加热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泵。
本实用新型具有空调制冷、采暖、制热水的功能,下面分别对其工作原理进行描述:
1、空调制冷
制冷剂依次经过压缩机高压端、四通阀、室外换热器、节流元件、室内换热器、四通阀、压缩机低压端,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冷凝而释放热量、在室内换热器内蒸发而吸收室内环境热量,使室内空气温度降低达到所需温度,此时水侧换热器停止工作;
2、空调制热
将四通阀换向,制冷剂依次经过压缩机高压端、四通阀、室内换热器、节流元件、室外换热器、四通阀、压缩机低压端,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内冷凝而向室内环境释放热量,使室内空气温度提高达到所需温度,此时水侧换热器停止工作;
3、制热水
制冷剂依次经过压缩机高压端、四通阀、水侧换热器的氟侧、节流元件、室外换热器、四通阀、压缩机低压端,制冷剂在水侧换热器内冷凝而向水侧换热器内的水释放热量使水温升高,此时室内换热器停止工作;水侧换热器内的水经与其氟侧的制冷剂换热而加热,向外输出热水。
由上述分析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空调制冷、采暖、制热水的功能,由于其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在小型家庭、宾馆等场合非常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结构是:
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其中一端与水侧换热器的氟侧连接,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于四通阀与室内换热器之间的循环回路上,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于室内换热器与节流元件之间的循环回路上;在第一连接管或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在室内换热器与第一连接管之间的制冷采暖用制冷剂循环回路上或室内换热器与第二连接管之间的制冷采暖用制冷剂循环回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关闭第一电磁阀,可实现空调制冷、采暖,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可实现加热热水。
上述结构还可采用下述结构代替:
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旁通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其中一端与水侧换热器的氟侧连接、另一端同时连接于四通阀与室内换热器之间的制冷采暖用制冷剂循环回路上或室内换热器与节流元件之间的制冷采暖用制冷剂循环回路上,第一旁通管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室内换热器两端的循环回路上;在第一旁通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制冷采暖用制冷剂循环回路相连接的连接点之间设有第二电磁阀。关闭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可实现空调制冷制热,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可实现加热热水。
该制冷系统还包括有蓄热水箱,所述进水管、出水管与该蓄热水箱连接。蓄热水箱可用于蓄存热水,其水箱中的水经水侧换热器的水侧多次循环加热,达到所需热水温度。
所述压缩机的高压输出端与所述四通阀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有热回收换热器,在热回收换热器的水侧设有热回收进水管、热回收出水管而形成热回收加热管路,在该热回收加热管路上设有第二水泵,热回收进水管、热回收出水管分别与所述蓄热水箱连接相通。
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氟侧两端连接有第二旁通管,在该第二旁通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在不需要制取热水时,可将第三电磁阀打开,使制冷剂直接从压缩机高压端经第三电磁阀流向四通阀,以减少管路的阻力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宇贵,未经苏宇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42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