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免消毒输液瓶盖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4753.6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99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春莲;张正夫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B65D4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11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消毒 输液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瓶盖,特指一种新型免消毒输液瓶盖。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医药用的输液瓶在使用前一般都需要用消毒液进行消毒,例如一瓶生理盐水开启后要往瓶中注入药物,注入前要用消毒液对瓶盖进行消毒,如果消毒液未干时,当针头插入瓶中就有可能将消毒液带入瓶中而污染瓶内药物。目前,也有首次使用免消毒的输液瓶,但再次使用时仍然需要消毒,还是不能避免消毒液进入瓶内染污药物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免消毒输液瓶盖,其密封性好,开启省力、方便、安全,且加药输液的全过程不用消毒。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外盖、内盖、夹在外盖与内盖之间的内垫,内垫上、下两表面均开设有至少两个凹孔,上、下两表面的凹孔并不相通,内垫上表面边缘沿圆方向开设有环形凹槽,内垫上表面中央开设有“S”形凹槽,“S”形凹槽两端与环形凹槽相通,且把内垫上表面分成左、右两部分,外盖上部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密封圈,密封圈的外边缘与外盖的内边缘密封连接,密封圈一端设有拉环,密封圈下边缘成型有半圆形凸缘和“S”形凸缘与内垫的环形凹槽和“S”形凹槽扣合。
所述内垫上、下表面均开设有三个凹孔,其中两个凹孔位于“S”形凹槽一边,另一个凹孔位于“S”形凹槽另一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外盖与内盖扣合时,内垫上部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密封圈,在未开启之前,密封圈下部与内垫上表面的环形凹槽和“S”形凹槽扣合,当撕去其中一密封圈时,处于这一密封圈保护的内垫露出,但另一密封圈仍然保持密封状态,可以保证输液瓶盖在加药和输液时都不用消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加药和输液两个过程中都不需要对瓶盖进行消毒,避免了消毒液对人体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盖与密封圈结合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垫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1、2、3、4,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盖1、内盖3、夹在外盖1与内盖3之间的内垫2,内垫2上、下两表面均开设有三个凹孔21,上、下两表面的凹孔21并不相通,内垫2上表面边缘沿圆方向开设有环形凹槽22,内垫2上表面中央开设有“S”形凹槽23,“S”形凹槽23两端与环形凹槽22相通,且把内垫2上表面分成左、右两部分,其中两个凹孔21位于“S”形凹槽23一边,另一个凹孔21位于“S”形凹槽23另一边,外盖1上部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密封圈4,密封圈4的外边缘与外盖1的内边缘密封连接,密封圈4一端设有拉环41,密封圈4下边缘成型有半圆形凸缘42和“S”形凸缘43与内垫2的环形凹槽22和“S”形凹槽23扣合。
使用时,通过拉环41撕去其中一密封圈4,使内垫2露出一个凹孔21,但另两个凹孔21仍然处于另一密封圈4的密封保护,通过露出的凹孔21可以通过针头向输液瓶内注入药品配药,配药完成后,需要注射时,撕去另一密封圈4,内垫2的另外两个凹孔21露出,这时可以通过输液器进行输液。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春莲;张正夫,未经黄春莲;张正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47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吸尘器用吸尘头及使用该吸尘头的电动吸尘器
- 下一篇:一种无缝隙涨缩卷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