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冷却塔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4806.4 | 申请日: | 200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93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锦明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魁 |
地址: | 523231广东省东莞市中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冷却塔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塔的散热装置,特别适用于安装在冷却塔的洒水盘内进行散热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冷却塔的洒水盘内没有任何散热装置,空调机排出的热水经管道通入冷却塔的洒水盘中,然后由洒水盘分布落入填料片层中进行冷却散热。在此过程中,热水在洒水盘中基本没有任何散热的机会,因此直接落入填料片层的热水温度较高,致使冷却塔的散热效能无法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冷却塔洒水盘的散热装置,对进入洒水盘的热水进行初步散热,以提高冷却塔的散热效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冷却塔的散热装置,包括利用水流驱动的叶轮,以及安装在叶轮两侧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通过联动机构与叶轮连接。
上述叶轮的两侧各安装有至少一个散热风扇。
上述叶轮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叶轮同轴联动。
上述叶轮的两侧各安装有两个散热风扇,所述叶轮的中心轴两侧安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驱动散热风扇。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散热风扇与从动齿轮同轴联动。
上述散热装置安装于冷却塔的洒水盘中。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显著特点:
(1)该散热装置的叶轮依靠进水管输出的水流驱动,然后带动两侧的散热风扇转动,加快洒水盘内的空气流通,使其中的热水初步散热,这样一来,从洒水盘落入填料片层的热水温度较低,便于进一步提高冷却塔的散热效能。
(2)该散热装置的叶轮转动过程中,将进水管输出的水流打散(呈水滴状),使得热水与流动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便于散热降温。
(3)该散热装置的叶轮转动过程中,可以起到减缓水流速度的效果,使进水管输出的水流可以缓慢平稳的落入洒水盘中,避免水流在洒水盘内形成强烈的波动,有利于洒水盘更均匀地分布热水至填料片层。
(4)利用水流的动能推动叶轮转动,进而带动风扇转动,可以达到动能的回收利用,而无需任何成本。
(5)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数量取决于冷却塔的大小,出水量越大的冷却塔,其风扇数量相应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冷却塔的散热装置,包括利用水流驱动的叶轮1,在叶轮1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散热风扇2,所述散热风扇2与叶轮1同轴联动。上述散热装置安装于冷却塔的洒水盘3中,通过安装架将其固定在洒水盘3的底部,并使叶轮1置于进水管4的出水口处。当冷却塔工作时,进水管4输出的水流即可驱动叶轮1使其转动,叶轮1的中心轴13进而带动两侧的散热风扇2转动,加快洒水盘3内的空气流通,使其中的热水初步散热。如图中所示,叶轮1在转动过程中,将进水管4输出的水流打散呈水滴状,使热水与流动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便于散热降温。另外,叶轮1在转动过程中,还可以起到减缓水流速度的效果,使进水管4输出的水流缓慢平稳的落入洒水盘3中,避免水流在洒水盘内形成强烈的波动,有利于洒水盘更均匀地分布热水至填料片层。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冷却塔的散热装置,包括利用水流驱动的叶轮1,所述叶轮1的两侧各安装有两个散热风扇2,所述叶轮1的中心轴两侧安装有主动齿轮11,主动齿轮11通过从动齿轮12驱动散热风扇2。其中,所述从动齿轮12与主动齿轮11相互啮合,散热风扇2与从动齿轮12同轴联动。
与实施例一所述相同:上述散热装置安装于冷却塔的洒水盘3中,通过安装架将其固定在洒水盘3的底部,并使叶轮1置于进水管4的出水口处。当冷却塔工作时,进水管4输出的水流即可驱动叶轮1使其转动,叶轮1的中心轴进而带动两侧的主动齿轮11转动,主动齿轮11驱动从动齿轮12转动,散热风扇2随从动齿轮12一起转动。由于主动齿轮11的半径比从动齿轮12大,利用齿轮传动的变速原理,即可驱动散热风扇2(与从动齿轮12联动)快速转动,进一步加快洒水盘3内的空气流通,使其中的热水初步散热。如图中所示,叶轮1在转动过程中,将进水管4输出的水流打散呈水滴状,使热水与流动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便于散热降温。另外,叶轮1在转动过程中,还可以起到减缓水流速度的效果,使进水管4输出的水流缓慢平稳的落入洒水盘3中,避免水流在洒水盘内形成强烈的波动,有利于洒水盘更均匀地分布热水至填料片层。
如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进行适应性改变,例如:其中所述叶轮可使用任何利用水流驱动的装置代替,如螺旋桨等。而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装置在洒水盘中的安装方式也可能有多种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安装。另外,所述进水管也可采用内进水方式或外进水方式安装。以上所述任何改变均未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锦明,未经黄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4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