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管卷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5511.9 | 申请日: | 200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83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梁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锦豪 |
主分类号: | B65H75/38 | 分类号: | 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创颖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可芬 |
地址: | 529300广东省开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管 卷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软性水管卷收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洗车和花园浇花的时候都需要用很长的软性水管进行输水,在使用后,这些水管只能随意的盘绕放置,一方面使用不方便,另一方面摆放比较凌乱不整齐。
后来发展出一种水管卷收器,将输水管盘绕在卷收器的卷筒上,需要的时候可以将输水管拉出进行远距离的供水,使用后只要旋转卷筒就可把输水管收回,使用方便而且占用空间较少,输水管摆放整齐。但是,由于输水管一般都是直接连接到卷筒盘架内壁的进水管,然后输水管需要经过弯曲后再盘绕到卷筒上,而且输水管在这过渡的弯曲的部位还会被后面缠绕的输水管压扁,弯曲和压扁都会减少了该部位通水截面,这样使得整条输水管的输水量被大大的减少,而且弯曲的部位在长期使用后还比较容易出现裂缝缺口,导致漏水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管卷收器,解决现有卷收器的输水管在由卷筒内部到卷筒表面盘绕时出现被弯曲和压扁所产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水管卷收器,包括支撑架、卷筒和固定在卷筒两侧的盘架,卷筒和盘架可旋转安装在支撑架上,有进水管固定在一盘架上并穿入卷筒内,有手柄与另一盘架固定安装,所述在卷筒内的进水管一端通过接驳水管连接有一置于卷筒内的弯头的一端,盘绕在卷筒上的输水管与弯头另一端相连,同时在卷筒上设有输水管的引出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卷筒内的弯头代替了原有输水管直接连接所必须的弯曲部分,避免了弯曲部分的出现;同时在卷筒的表面设置了输水管的引出凹槽,过渡部分的输水管就可以沿引出凹槽平缓的过渡到卷筒的表面,不会被压扁,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了现有卷收器的输水管在由卷筒内部到卷筒表面盘绕时出现被弯曲和压扁而导致的输水量减少、容易出现裂缝缺口而漏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拆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及图2,一种水管卷收器,包括支撑架1、卷筒2和固定在卷筒2两侧的盘架31、32,卷筒2和盘架31、32可旋转安装在支撑架1上,有进水管4固定在一盘架31上并穿入卷筒2内,有手柄5与另一盘架32固定安装,所述在卷筒2内的进水管4一端通过接驳水管6连接有一置于卷筒2内的弯头7,盘绕在卷筒2上的输水管8与弯头7另一端相连,同时在卷筒2上设有输水管8的引出凹槽9。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弯头7和引出凹槽9解决了现有通过直接弯曲输水管8所导致的问题。其中弯头7呈“L”型,其一端与接驳水管6相连,另一端则连接输水管8,正是弯头7代替了原有输水管8直接连接所必须的弯曲部分,避免了弯曲部分的出现。而引出凹槽9是设在卷筒的表面与弯头7相对应的位置,其截面呈逐渐向卷筒2表面的过渡弧形,从弯头7引出的输水管8可镶嵌在引出凹槽9内,使得过渡部分的输水管8可以平缓的过渡到卷筒2的表面,而不会被压扁。这样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能够有效的达到避免现有卷收器的输水管8在由卷筒2内部到卷筒2表面盘绕时出现被弯曲和压扁而导致的输水量减少、容易出现裂缝缺口而漏水的问题。
考虑到本产品在使用时所占用的体积较大,如果是一个整体件就不便于生产者的运输和存放,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都尽量的采用了可拆装的结构。
其中所述卷筒2由至少两片弧形部件21、22组成,弧形部件21、22通过卡接件与盘架31、32相连,所述输水管8的引出凹槽9设置在一弧形部件21的一端上。
所述卷筒2和盘架31、32通过进水管4以及转轴10可旋转的安装在支撑架1上,手柄5通过螺帽与转轴10的螺纹配合与盘架32固定安装。
支撑架1包括两架体11、12和支撑管13、14、15,架体11、12上设有管孔16,支撑管13、14、15插入管孔16内与架体11、12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拆装后的零件只是板状或管状件,所占的体积较小,便于运输和存储以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锦豪,未经梁锦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55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