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电脑机箱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6006.6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72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方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东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960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电脑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机箱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小型电脑机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小型电脑机箱所具有独特的外型、超小的占有空间以及时尚的风格仍然是其他机箱不能取代的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决定电脑机箱的大小最相关的部件,不外乎就是设在电脑机箱内的主板、电源尺寸,目前现有的小型电脑机箱通过设置特殊的主板(ITX)、电源(MICRO)来减小机箱尺寸,由于主板、电源在DIY市场上很难找到可兼容装机配件,进而限制了使用者对机箱内部配置的选择,往往使喜欢这类小型电脑机箱的用户望而止步。
目前,业内会选用一些通用性强的电源来满足市场需求,但小型电脑机箱除了体积需越小越好外,其内部容置之电脑输出入装置却不能因此而简化,例如硬碟、光驱、电源供应装置、显卡...等均为必备装置,然而一般小型机箱因普通显卡垂直主板架进行安装而无法适配,电源供应装置通常设于靠机箱的后板区域,而硬碟、光驱等又安置于机箱的靠前板区域,进而无法行之有效地利用机箱空间,因此,如何在机箱内布置各装置也是直接影响电脑机箱的大小,同时,针对小型机箱内空间小之特点,其所要求的散热设计需更严谨,故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改善硬件的兼容性、排列及解决机箱散热性能将成为业内所亟待加以改进和解决之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之缺陷,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电脑机箱,其通过机箱内部构造进行全理地布置,由电源支架在靠前板的区域以及利用转接方式安装普通显卡,进而达到硬件的兼容性之功能。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电脑机箱,通过在机箱的主框架上合理设置相应的散热结构,提高机箱内部散热性能。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电脑机箱,其包括
一主框架,由前板、底座、后板和上盖围构而成,在底座的顶板靠近前板位置处开设有一供通用性micro电源放入的容置口,沿该容置口周缘下方固装有一电源架,而容置口上方则布置一将容置口封住的可拆装之装饰板;
一磁架,其设于主框架内且安装在接近前板的位置处;
一主板架,设于主框架内且紧靠底座的侧板安装;
一具有插卡槽的后窗,设于主框架内且固装在后板上,该插卡槽的方向与主板架平行;
一提供主板电性连接的转接座,其对应插卡槽的位置固设于底座的底板上。
上述电源架由电源固定框以及电源托板构成,该电源托板固装在底座上。
上述磁架包括上支架、底架以及三寸架,该上支架与底架组合形成第一容置空腔,而三寸架固装在底架外侧且形成第二容置空腔。
上述后窗上设置有六角形散热孔。
在底座的底板上设置有散热孔,该散热孔位于转接座的下方。
上述插卡槽为CPI插槽或CPI-E插槽。
在底座的侧板上且靠近电源框的处置处设置有电源进风孔。
在装饰板上开设有长条形散热槽。
在后板上设有一安装电源插头之沉头孔和一安装电源开关的嵌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如下:由电源支架在靠前板的区域以及利用转接方式安装普通显卡,其可直接使用组装一般规格之电脑输出入装置配置在电脑机箱中,进而达到硬件的兼容性之功能。且在通过在机箱的主框架上合理设置相应的散热结构,例如装饰板的散热槽和底座侧板的进风孔的电源散热设计等,以提高机箱内部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进一步配合输输出入装置之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进一步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进一步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布置电源线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主框架 11、前板 12、底座 121、顶板 122、容置口 123、侧板 124、进风孔 125、底板 126、散热孔 13、后板 131、沉头孔 132、嵌孔 14、上盖 15、电源架 151、固定框 152、托板 16、装饰板
2、磁架 21、上支架 22、底架 23、三寸架 24、第一容置空腔 25、第二容置空腔
3、主板架
4、后窗 41、插卡槽 42、散热孔
5、转接座 51、固定片
6、micro电源
7、硬盘、光驱
8、显卡
9、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东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东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60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