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直流有刷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6699.9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84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杜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小兵 |
主分类号: | H02K23/04 | 分类号: | H02K23/04;H02K1/1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902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直流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直流有刷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永磁直流有刷电机都是在用多对永磁体在定子内进行布磁的,设计、安装、制作过于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永磁直流有刷电机定子、永磁体过于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寿命长的永磁直流有刷电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永磁直流有刷电动机包括定子、转子、电刷和换向器,定子上设有永磁体,所述转子上设有转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两个对称的导磁板,上述导磁板环绕在转子周围,并在转子外形成两个对称的夹持部,所述永磁体总数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对称的夹持部中,一个导磁板分别与两个永磁体的N极接触,另一个导磁板分别与两个永磁体的S极接触。如此设计,电机内的磁力线从与N极接触的导磁板指向与S极接触的导磁板,永磁体安装定位方便。
作为优化,所述永磁体的横截面呈长方形,其两极分别位于该长方形较长的两条相对边上;所述导磁板在夹持部处形成一个便于夹持的平面。如此设计,便于夹持。
作为优化,所述永磁体的横截面呈长方形,其两极分别位于该长方形较短的两条相对边上;所述导磁板在夹持部处形成一个便于夹持的长槽。如此设计,如此设计,便于夹持。
作为优化,所述电刷的两极分别设置在所述夹持部处。导磁板及其夹持部的引入,让本实用新型永磁直流有刷电机有两个纵向突起,电刷设置在夹持部,可以在不改变外部尺寸的情况下,加大电刷的长度。这样可以采用质地较软的碳刷,从而减少了对换向片的磨损,极大提高了电机寿命。
本实用新型永磁直流有刷电机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寿命长的优点,可用来调节汽车座椅或为汽车提供转向助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永磁直流有刷电机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永磁直流有刷电机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永磁直流有刷电机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定子、2为转子、3为碳刷、4为换向器、5为永磁体、6为导磁板、7为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2、3所示,本永磁直流有刷电机包括定子1、转子2、碳刷3和换向器4,定子1上设有永磁体5,所述转子2上设有转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两个对称的导磁板6,上述导磁板6环绕在转子2周围,并在转子2外形成两个对称的夹持部7,所述永磁体5总数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对称的夹持部7中,一个导磁板6分别与两个永磁体5的N极接触,另一个导磁板5分别与两个永磁体5的S极接触。所述碳刷3的两极分别设置在所述夹持部7处。
所述永磁体5的横截面呈长方形,其两极分别位于该长方形较长的两条相对边上;所述导磁板6在夹持部7处形成一个便于夹持永磁体5的平面。
实施方式二:如图3、4、5所示:所述永磁体5的横截面呈长方形,其两极分别位于该长方形较短的两条相对边上;所述导磁板6在夹持部7处形成一个便于夹持永磁体5的长槽。其余结构如实施方式一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小兵,未经杜小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66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