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芯光拾取器驱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6721.X | 申请日: | 200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19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喻俊春;蒋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17/051 | 分类号: | G11B17/051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6006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芯 拾取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吸入式机芯,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载吸入式机芯内部用于驱动光拾取器动作的光拾取器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如附图1、2、3所示为现有机芯内部主机架1、光拾取器7以及驱动光拾取器7运动的驱动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驱动机构包括包括驱动马达2以及通过变速齿轮组连接的丝杆3,丝杆3通过丝杆固定座4安装于主机架1上。
现有技术中,驱动马达2一般采用截面为腰圆形的柱形马达,驱动马达2为卧式安装,并通过马达固定座4固定于主机架1上。这种安装形式的驱动马达2在主机架1上所占用的平面面积较大,难以满足光拾取器7正常的震动空间需要。另外,为了便于将丝杆3稳定安装于丝杆固定座4上,在丝杆固定座4上开有承载丝杆3端部的丝杆安装位41,丝杆安装位41两侧设有防止丝杆3从安装位41滚出的挡块411。为了防止丝杆3从安装位41中脱出,在丝杆固定座4上还安装有一锁片42。锁片由一片体421以及与片体421连为一体的片舌422组成,片体421位于丝杆3正下方的丝杆固定座4上,片舌422则弯折至丝杆安装位41上方。丝杆固定座4、锁片42通过一螺丝5固定于主机架1上,而螺丝5位于丝杆3正下方的丝杆固定座4上。很明显,由于螺丝5位于丝杆3下方,使丝杆3距离主机架1距离较大,实际中丝杆3中心到主机架1距离为6mm,对于有限的机芯内部空间来说,这种安装形式并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的机芯光拾取器驱动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芯光拾取器驱动机构,安装于机芯主机架上,包括驱动马达以及穿插于光拾取器中的丝杆,驱动马达与丝杆之间通过变速齿轮组连接,在主机架上通过固定螺丝安装有一丝杆固定座,丝杆固定座上设有一搁置丝杆的安装位,在安装位上固定有一防止丝杆从安装位脱离的锁片,所述的丝杆固定座上开有穿插固定螺丝的安装孔,安装孔位于安装位外围丝杆固定座上。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锁片由一片体以及与片体连为一体的片舌组成,片体垫于丝杆固定座下方,片舌弯折至丝杆安装位上方。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驱动马达通过马达固定座安装于主机架上,驱动马达为立式安装。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固定丝杆固定座以及锁片的螺丝的位置,并将锁片垫于丝杆固定座下方,使丝杆与主机架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至更小,节省了机芯内部空间,同时,将驱动马达由原来的卧式安装改为立式安装,进一步减小马达占用主机架平面面积,使整个结构更加紧凑,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机芯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现有光拾取器驱动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2中光拾取器驱动机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马达以及光拾取器驱动机构在主机架上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拾取器驱动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光拾取器驱动机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4~6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方案主要是对现有机芯内部结构的改进,以使机芯内部更加紧凑合理以及提高机芯中空间利用率。
本方案揭示的机构包括位于机芯内部主机架1上的驱动马达2以及通过变速齿轮组与驱动马达2同步转动的丝杆3,丝杆3穿插于光拾取器7中,用于带动光拾取器7运动。其中,驱动马达2通过马达固定座6安装于主机架1上,为了尽量减小驱动马达2在主机架1上占用的平面面积,驱动马达2采用立式安装。
丝杆3一端与变速齿轮组固定配合,另一端通过丝杆固定座4固定在主机架1上。丝杆固定座4上设有直接承载丝杆3端部的安装位41,安装位41两侧设有防止丝杆3从安装位41滚出的挡块411。为了防止丝杆3从安装位41中脱出,在丝杆固定座4上还安装有一锁片42。锁片由一片体421以及与片体421连为一体的片舌422组成,片体421垫于丝杆固定座4下方,片舌422则弯折至丝杆安装位41上方。丝杆固定座4以及锁片42通过螺丝5固定于主机架1上,穿插螺丝5的安装孔43位于安装位41外围,这种结构使丝杆3中心距离主机架1表面可调整至约4.1mm。
上述的各结构使光拾取器传动机构结构更加紧凑,在有限的主机架1表面为光拾取器7提供有足够的工作震动空间,机芯工作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67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汽车报警系统
- 下一篇:抽屉式断路器的位置指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