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穿线的端子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7480.0 | 申请日: | 200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31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甘宝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宝连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H01R43/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7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穿线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穿线的端子铆接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端子铆接工作,需要多个工序一台机器一台机器的完成,这样劳动效率不高。在中国专利ZL200520066404.7中提供一种端子铆接机,包括机座,设置在所述机座平台一侧的履带式移料装置,履带式移料装置包括一条环形送料带,送料带套设在两个转轮上,其中一个转轮与一根驱动轴相连接,驱动轴的另一端设有一个进给齿轮,进给齿轮与一个驱动气缸传动连接。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履带式移料装置内侧的定位剥外皮装置、定位切口装置、定位剥内皮装置、定位分线装置、定位送料冲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振动送料盘,振动送料盘的出料口通过一条下料轨道,将构件送至送料冲压装置。可以将这些步骤在一台机器上完成,自动化提高了,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在实现电线的切线、分线等工序后,还需要用手工方式将电线的前段伸进定位送料冲压装置内,使电线前端进入端子,然后再铆接。这个工序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如果端子没有的,履带式移料装置还在工作,操作者继续将电线放入机器,这是不安全的。目前还没有自动化的设备,或没有无端子报警装置,并且将手放入机器是不安全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端子铆接机将电线放入定位送料冲压装置仍需要手工而存在不安全因素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穿线及退架装置的自动穿线的端子机。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穿线的端子机,包括一机座,在机座平台一侧设置履带式移料装置,在履带式移料装置内侧还设置定位剥外皮装置、定位切口装置、定位剥内皮装置、定位分线装置、定位送料冲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机座平台上的振动送料盘,振动送料盘的出料口通过一条下料轨道与定位送料冲压装置联结,其特征在于:在定位分线装置的工序后方向上,且在履带式移料装置与定位送料冲压装置之间的机座平台上设有穿线及退架装置;穿线及退架装置包含有一穿线架,穿线架的后端设有穿线定位刀及穿线定位刀气缸、穿线高低调整座,穿线架固定在穿线气缸上,穿线气缸的气缸杆及气缸座、穿线高低调整座固定在机座平台上;在定位送料冲压装置的端子定位座的下铆刀外侧的两边分别设有相向的上穿线模、下穿线模及穿线模上盖气缸;下铆刀的正前方且在穿线模外侧设有顶线块及其顶线气缸。
所述穿线定位刀气缸的后竖侧设有穿线感应器;在穿线气缸上设有铆压感应器;在气缸座上设有退架调整螺丝及退架速度调整阀。
所述上穿线模连有穿线模上盖气缸,下穿线模固定在定位送料冲压装置上;在定位送料冲压装置的端子推动气缸上设有端子到位感应器。
所述定位分线装置包括定线刀座和下分线器座,下分线器固定在机座上;在定线刀座下部设有分线刀、定线刀,分线刀的上部连有分线刀气缸,分线气缸设于定线刀座上;在定线刀座上部设有定线刀座气缸。
所述在定线刀上部的两侧设有横柱,在定线刀座侧壁上设有镂空孔,横柱凸出于镂空孔,在横柱与镂空孔底部之间设有定线刀拉簧。
所述下分线器上部的定线刀孔的后侧设有横向的下分线器槽,下分线器槽中设有两个结构对称的相向接触的下分线器;下分线器呈横置的“J”型工件,两“J”型工件的钩形部分朝外且在上部,“J”型工件的下部的外侧设有下分线器弹簧,下分线器弹簧设于下分线器与下分线器槽侧壁之间;在下分线器槽的两端外设有下分线器调整螺丝,下分线器调整螺丝经下分线器弹簧内部与下分线器外侧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去皮裁切分线好的电源线放入定位送料冲压装置内不再需要手工,能自动完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消除了不安全隐患;结构简单,适于制造,成本增加不多。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穿线及退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定位送料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分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宝连,未经甘宝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74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绕组内外绝缘筒结构
- 下一篇:断路器灭弧室